[1]
IFLA.Libraries Safeguarding Cultural Heritage[EB/OL]. (2017-05-10)[2023-06-05].
https://cdn.ifla. org/wp-content/uploads/2019/05/assets/pac/
Documents/libraries-safeguarding-cultural-heritage.pdf.
[ 2 ] 何映雯. 广州图书馆的家谱资源建设[J].
图书馆工作研究,2014(23):100–102.
[ 3 ] 徐锦钧. 上海图书馆家谱文献管理浅析[J].
中国索引,2015(13):13–15.
[ 4 ] 白宫. 公共图书馆家谱整理及数据库建设研究 —— 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22(8): 44–50.
[ 5 ] 夏翠娟,张磊. 关联数据在家谱数字人文服务中的应用[J]. 图书馆杂志,2016(10):26–34.
[ 6 ] 李明. 数字人文驱动下我国古籍数字化研究的演进特征及内在逻辑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4):121–127.
[ 7 ] 王华. 东南亚华侨华人谱牒文献的形成、收藏现状与整理措施[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4): 103–107.
[ 8 ] 刘艳娟. 西方家谱档案利用对我国档案利用的启示[J].
兰台世界,2015(1):16–17.
[ 9 ] 朱伶杰,朱娅妮,张政. 碰撞与融合:我国家谱档案网站的优化——基于国内外家谱档案网站的比较分析[J]. 档案,2023(3):25–38.
[10] 王莹. 基于“互联网 +”技术的一站式家谱综合服务平台构建[J].
图书馆建设,2019(s1): 79–83.
[11] 陆思晓,倪焯慧,景欣媛. 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公众宣传现状调研[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22(2): 9–15.
[12] 邓雅琴. 公共图书馆古籍宣传推广活动的调查与分析——以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为例[J].
河北科技图苑,2023(3):55–60.
[13] 陈小青. 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家谱征集与开发利用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7):71–76.
[14] 《湖北家谱》专栏在湖北资讯广播频道 开播[EB/OL]. [2023-08-07]. https://digi.library.hb. cn:
8443/#/Search/detail?id=407973.
[15] 观止讲堂的个人空间[EB/OL]. [2023-08-07]. https://space.bilibili.com/631880683.
[16] 孙鹏,王贵海,车宝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智慧赋能[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 91–96;121.
[17] 王昭. 基于用户需求的家谱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
图书馆研究,2014(3):25–28.
[18] 赵雪芹,邢慧. 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以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为例[J]. 图书馆,2019(3):106–111.
[19] 何帆,曾一昕.网络新闻中的图书馆社会形象[J]. 图书馆论坛,2021(4):10–19.
[20] 杨九龙,鲍慧璐.用户在线评论省级公共图书馆内容挖掘与情感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21(21): 10–17.
[21] 唐欣鑫,汪祖柱. 省级公共图书馆超话社区用户生成内容特征分析[J]. 情报探索,2023(8): 128–134.
[22] Blei D M,Ng A Y,Jordan
M I,et
al.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3):993–1022.
[23] 刘俊婉,龙志昕,王菲菲. 基于LDA
主题模型与链路预测的新兴主题关联机会发现研究[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9(1):104–117.
[24] 严素梅,海骏,林峰. 基于LDA-BERT
模型的智慧图书馆主题演化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3(2):57–64.
[25] 商宪丽. 基于LDA 的交叉学科潜在主题识别研究——以数字图书馆为例[J]. 情报科学,2018(6): 57–62;125.
[26] 李湘东,胡逸泉,黄莉. 采用 LDA
主题模型的多种类型文献混合自动分类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15(1):74–80.
[27] 李倩,王帅.
LDA 模型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阅读推广内容主题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4):72–83.
[28] Lou J,Fang
Y,Lim
K H,et
al. Contributing high quantity and quality knowledge to online Q&A
communities [J].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64(2):356–371.
[29] 2021 新知青年大会开幕知乎将继续加大对创作者支持[EB/OL].
(2021-01-14)[2023-06-15].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101/14/ t20210114_36222648.shtml.
[30] 董伟,董思遥,王聪,等. 基于TF-IDF
算法和DTM
模型的网络学习社区主题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22,32(2):90–98.
[31] MachineLearningPlus. 主题模型教程[EB/OL]. [2023-03-20].
http://www.machinelearningplus. com/nlp/topic-modelinggensim-python/.
[32] 夏翠娟. 文化记忆视域下家谱文献价值的再认识和内容的深开发[J].
图书与情报,2019(5): 49–57.
[33] 扬·阿斯曼,管小其. 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J]. 学术交流,2017(1):10–15.
[34] 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 记忆之场[M]. 黄艳红,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5] 李姗姗,崔璐,崔旭. 记忆之场理论视域下档案史料的解构与重构[J].
档案学研究,2023(2): 103–110.
[36] 刘艳.“场景”嵌入阅读推广的价值、反思与启示——由《一本好书》说起 [J].
图书馆,2020(10): 69—75.
[37] 庄莉红. 从当今福建民间族谱修纂看女性地位的变迁[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4):60–62.
[38] 朱君毅. 个体记忆、家谱编撰与家族文化记忆的重构[J].《 中国文化研究》2022 年秋之卷: 147–158.
[39] 张新文. 乡土文化认同、共同体行动与乡村文化振兴——基于鄂西北武村修复宗族文化事件的个案启示[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7):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