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 [2022-06-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_/hlwtjbg_/202202/P020220311493378715650.pdf.
[
2 ] 杨洋 . 短视频引爆“冷科学”传播——中科院物理所的抖音科普“网红”之路[J]. 传媒, 2020(10):57–59.
[ 3 ] 樊玉静, 汤书昆, 郑斌 . 科学短视频流行度的影响要素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抖音账号为例[J].科普研究, 2020, 15(4): 55–62.
[ 4 ] 金梦玉, 姬穆沙 .“ 丁香医生”抖音短视频内容生产服务性特征分析[J]. 当代电视, 2021(3):76–80.
[ 5 ] 金心怡, 王国燕 . 抖音热门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探析[J]. 科普研究, 2021, 16(1): 15–23;96.
[ 6 ] 吕文增, 石开元, 郑磊 . 政务微信传播方式与效果研究[J]. 网络传播, 2018(2): 91–93.
[ 7 ] 聂勇浩, 陈函 . 内容为王: 档案馆官方微信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 档案学研究, 2019(6):53–59.
[ 8 ] 王林, 潘陈益, 朱文静, 等 . 机构微博传播力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情报, 2018, 38(4): 35–41.
[ 9 ] 周成阳 . 突发公共事件下地方政务微博协同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图书情报研究, 2021, 14(3):57–65.
[10] 刘思琦, 曾祥敏 . 知识类短视频关键构成要素及传播逻辑研究——基于B 站知识类短视频的定性比较分析(QCA)[J]. 新闻界, 2022(2):30–39.
[11] Kim C, Yang_ S U. Like, comment, and share onFacebook: How each behavior differs from theother[J].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17, 43(2):441–449.
[12] 陈强, 张杨一, 马晓悦, 等 . 政务B 站号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与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20, 64(22): 126–134.
[13] Chaiken S. Heuristic versus
systematic informationprocessing_ and the use of source versus messag_ecues in
persuas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_y, 1980, 39(5): 752–766.
[14] 王妍 . 科普互动视频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B 站为例[J]. 科普研究, 2022, 17(3):26–37.
[15] Petty R E, Cacioppo J T.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model of
persuasion[M]//Communication andPersuasion. Spring_er, New York, NY, 1986:1–24.
[16] 张海涛, 张鑫蕊, 周红磊, 等 . 融合用户偏好与内容特征的短视频传播效果评价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 64(16): 81–91.
[17] 唐亚阳,陈三营 .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启发—系统模型[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5):155–160.
[18] 王莹, 曹江 . 移动短视频封面的呈现方式对用户使用意向的影响研究[J]. 巢湖学院学报, 2021,23(3): 19–26.
[19] 杨达森, 李诗轩, 丛颖男 . 抖音阅读推广短视频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21(23):34–44.
[20] 陈强, 高幸兴, 陈爽_, 等 . 政务短视频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共青团中央”政务抖音号为例[J]. 电子政务, 2019(10): 13–22.[21] 高晓晶, 喻梦倩, 杨家燕, 等 . 图书馆短视频传播及互动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分析——基于“上瘾模型”的探索[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65(10): 13–22.
[22] 陈暖 . 医院科普短视频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抖音号为例[J]. 科普研究,2021,16(1):32–38.
[23] 李永宁, 吴晔, 杨濮宇, 等 内容为王: 社交短视频平台的知识传播机制研究[J]. 新闻与写作,2019(6): 23–32.
[24] Welbourne D J, Grant W J . Science communicationon YouTube: Factors that affect channel and videopopularity[J].
Public Understanding_ of Science,2016, 25(6): 706–718.
[25] 刘涛 . 作为知识生产的新闻评论: 知识话语呈现的公共修辞与框架再造[J]. 新闻大学, 2016(6):100–108;150–151.
[26] 徐静休, 朱慧 . 新媒体时代提升科普传播效果的对策与建议——以科普新媒体“科普中国”和“果壳网”为例[J]. 传媒, 2018(18): 54–57.
[27] Levie W H, Lentz R . Effects of text illustrations:A review of research[J]. Ectj, 1982, 30(4):195–232.
[28] Zhu C, Xu X, Zhang_ W, et al. How HealthCommunication via Tik Tok Makes a
Difference:A Content Analysis of Tik Tok Accounts Runby Chinese
Provincial Health Committe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and
Public Health, 2020, 17(1):192–205.
[29] 陈强, 彭雅婷 .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抖音号信息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5 个省级卫健委官方抖音号的实证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4):72–85.
[30] Brubaker P J, Wilson C. Let’s g_ive them something_to talk about: Global brands’ use of visual contentto drive
eng_ag_ement and build relationships[J].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18, 44(3): 342–352.
[31] 曾润喜,莫敏丽 . 短视频多平台传播效果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8(1):133–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