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则谦. 我国文化云的服务现状及展望 [J]. 图书
情报知识,2018(5):62–71.
[ 2 ] 陈则谦,佘晓彤,郑娜静,等. 公共文化云服务的
评价指标构建及应用[J]. 图书情报知识,2020(6):
54–66.
[ 3 ] 国家公共文化云正式开通[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27(1):47.
[ 4 ] 韦景竹,李率男. 基于 DEA 模型的公共文化云平
台运营效率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20,41(4):
22–29.
[ 5 ] 刘鲁川,孙凯,王菲,等. 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
行为实证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6):
50–57.
[ 6 ] 李武,赵星. 大学生社会化阅读 APP 持续使用意
愿及发生机理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
42(1):52–65.
[ 7 ] 王淼,经渊. 智慧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构建研
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19(2):43–50.
[ 8 ] 陆路,秦升.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数字文化
服务创新发展——以陕西省图书馆“智能文化
云地标”的建设实践为例[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29(2):32–40.
[ 9 ] 吴昊. 一站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的实践
与反思——以“广东省文化 E(驿)站”建设为
例[J]. 图书馆学刊,2019,41(6):114–118.
[10] 何丹. 互联网 + 时代辽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
模式研究——以“辽宁文化云”建设为例[J]. 图
书馆学刊,2018,40(6):39–42.
[11] 金莹,刘艳灵. 协同治理视角下公共文化云服务模
式的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J]. 图书馆,2021(2):
15–21;28.
[12] 陈则谦,刘昱杉,聂曲晗. 我国公共文化云的
服 务 内 容 与 特 征 分 析[J]. 图 书 馆,2018(8):
27–31;46.
[13] 汤金羽,朱学芳. 我国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效率评估 [J]. 图书馆论坛,2019,39(9):
127–134.
[14] 韦景竹,王元月. 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用户满意
度实证研究 [J]. 情报资料工作,2020,41(4):
30–38.
[15] 刘睿,韦景竹. 国家公共文化云 APP 公众持续
使用意愿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2020,41(4):
39–48.
[16] Davis F D. 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1989,13(3):
319–340.
[17] Bhattacherjee A.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 MIS Quarterly,2001,25(3):351–370.
[18] 张镨心,钟欢,刘春. 国外数字健康信息系统持
续使用意愿研究综述及最新进展 [J]. 现代情报,
2020,40(9):166–175.
[19] DeLone W H,McLean E R.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2,3(1):
60–95.
[20] DeLone W H,McLean E R. The DeLone and
McLean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A Ten-year Updat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3,19(4):9–30.
[21] Min S,So K K F,Jeong M. Consumer Adoption
of the Uber Mobile Application:Insights from
Diffusion of Iinnova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19,36(7):770–783.
[22] Tam C,Santos D,Oliveira T. Explor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ontinuance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Apps:Extending the Expectation
Confirmation Model[J]. 2020,22(1):243–257.
[23] Shim M,Jo H S. What Quality Factors Matter in
Enhancing 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Sites?Application of the Updated DeLone and McLean Information Systems
Success Model[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20,137:1–7.
[24] 朱多刚. 电子服务质量对社会化阅读服务用户
持续使用的影响研究——以移动新闻 APP 为
例[J]. 现代情报,2019,39(4):76–85.
[25] 郭财强,明均仁. 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整
合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 现代情报,2020,40(9):
79–89.
[26] 谭春辉,易亚,李莉. 学术微信公众号用户持续使
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情报,2021,41(1):
50–59;77.
[27] 李广军,曹琦佳. 基于多视角的个性化服务对高
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实证研
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0(22):82–91;73.
[28] 赵乃瑄,刘佳静,金洁琴.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
众号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9,39(3):97–103.
[29] 李嘉,任嘉莉,刘璇,等. 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持
续使用意愿研究[J]. 情报科学,2016,34(10):
26–33;55.
[30] 赵宇翔. 知识问答类 SNS 中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
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16,35(9):
25–37.
[31] Csikszentmihalyi M. Flow and the Foundat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M].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2014.
[32] Csikszentmihalyi M. Applications of Flow i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M]. New
York:Springer Science,2014.
[33] 孙绍伟,甘春梅,宋常林. 基于 D&M 的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7,37(1):101–108.
[34] 代宝,刘业政. 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社会临场感
和心流体验的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J]. 现
代情报,2015,35(3):19–23.
[35] 甘春梅,王伟军. 学术博客持续使用意愿:交互
性、沉浸感与满意感的影响[J]. 情报科学,2015,
33(3):70–74.
[36] Zhao X S,Lynch J G,Chen Q M. Reconsidering
Baron and Kenny:Myths and Truths about
Medi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10,37(2):197–206.
[37] 张明鑫. 大学生社会化阅读 APP 持续使用意愿
研究——沉浸体验的中介效应[J]. 大学图书馆学
报,2021,39(1):100–109.
[38] 杨菲,高洁. 政府电子信息服务质量与公众持
续使用意愿关系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61(17):99–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