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耀林,赵跃,孙晶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
源组织与检索研究路径——基于本体方法的考
察与设计[J]. 情报杂志,2017,36(8):166–174.
[ 2 ] 程齐凯,周耀林,戴旸. 论基于本体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分类组织方法 [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1,1(3):78–83.
[ 3 ] 董永梅.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类探析 [J]. 图书
馆建设,2012(9):35–38.
[ 4 ] 宋丽华,董涛,李万社.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问
题解析与体系重构[J]. 图家图书馆学刊,2014(3):
86–92.
[ 5 ] 詹一虹,周雨城. 中国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分类研究 [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14(3):24–27.
[ 6 ] 李雨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分类——以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为例[J]. 图书馆论坛,
2020(2):1–8.
[ 7 ] 陈奕璇,阮明淑. 领域分析之方法学研究[EB/OL].
(2006-11-18)[2019-03-23]. http://moodle.lips.
tw/~tcasist/.
[ 8 ]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M]. 邱洋奇,译. 11
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97.
[ 9 ] 张道一. 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 南京:江苏美术
出版社,2001:3.
[1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名录[EB/OL]. [2019-04-09]. http://
www.ihchina.cn/project.html?tid=6#target1.
[11]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 关于文化行业标
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专业标准》公开
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16-06-17)[2019-
04-07]. http://www.cefla.org/download/detail?
id=219.
[12]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
家中心.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
册[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9–22.
[13] 张敏.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 杭州:浙江
大学,2010:33–35.
[14] 周路,刘瑶,王浩. 中国民间美术[M]. 合肥:合
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184–190.
[15] 张道一. 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 南京:江苏美术
出版社,2001:4.
[16] 靳之林. 中国民间美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
社,2010:33–74.
[17] 李绵璐. 谈民族民间美术[M]. 合肥:安徽美术出
版社,2003:47–48.
[18] 乔晓光. 中国民间美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
社,2011:9–11.
[19] 向云驹. 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M]. 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2009:177–179.
[20] 向云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 银川: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21] 中 国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网. 粤 绣[EB/OL].
[2019-04-09]. http://www.ihchina.cn/project_
details/13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