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婧雅,黄运红,于静,等. 符号互动论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体间性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2):101–106.
[ 2 ] 丁严,林红. 多感官体验式阅读推广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 新世纪图书馆,2022(3):23–28;34.
[ 3 ] 肖珑,刘雅琼,张春红,等.“浅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深阅读”服务——以“北大读书讲座”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6):119–125;99.
[ 4 ] 柯平,张颖,张瑜祯. 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十个新主题[J]. 图书与情报,2021(1):1–10.
[ 5 ] 杜娟.场景阅读:阅读新范式[J].传媒,2017(16):42–44.
[ 6 ] 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移动、传感、数据和未来隐私[M]. 赵乾坤,周宝曜,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 7 ] 王东波. 图书馆场景服务的要素分析与内容实现[J]. 图书馆学研究,2017(1):60–64.
[ 8 ] 张弸,李强. 基于情景要素适配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推荐服务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8):42–47.
[ 9 ] 相润,韩明杰. 基于用户应用场景的图书馆知识循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20(S1):184–188.
[10] 王建华,苏日古嘎. 场景式阅读与表达:媒体融合视域下的出版路径探索[J]. 现代出版,2021(3):82–86.
[11] Vo M L H,Boettcher S E P,Draschkow D. Readingscenes:How scene grammar guides attention andaids
perception in real-world environments[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2019,29:205–210.
[12] 刘艳. 场景式阅读构建:场域、程式与互动驱力[J].图书馆论坛,2020(1):142–149.
[13] 高雯雯. 高校图书馆场景化阅读推广研究[J]. 现代情报,2020,40(1):116–122.
[14] 张媛媛,徐跃权. 区块链视角下图书馆场景化服务平台构建与实现[J]. 图书馆学研究,2021(15):71–76.
[15] 周聪,刘双,张德林. 场景五力视角下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精准推荐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1(19):65–72.
[16] Yang X,He D,Huang W,et al. Smart library:Identifying books on library shelves
using superviseddeep learning for scene text reading[C]//2017ACM/IEEE 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JCDL). IEEE,2017:1–4.
[17] 侯雪言. 文化场景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优化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19.
[18] 吴军,夏建中,特里·克拉克. 场景理论与城市发展——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新理论范式[J].中国名城,2013(12):8–14.
[19] Silver D A,Clark T N. Scenescapes:How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M].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2016.
[20] 吴军. 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J].社会学评论,2014,2(2):90–95.
[21] 臧航达,寇垠. 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空间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1(2):24–29.
[22] 陈波,延书宁. 场景理论下非遗旅游地文化价值提升研究——基于浙江省27 个非遗旅游小镇数据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3(1):20–32.
[23] 郭晓霞. 几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简单应用[D]. 杭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
[24] 刘艳.“场景”嵌入阅读推广的价值、反思与启示—— 由《一本好书》说起[J]. 图书馆,2020(10):69–75.
[25] 唐琼,庄嘉童. 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1(9):77–85.
[26] 李林容,修伊湄. 推动全民阅读:有声阅读的具身认知与意义建构[J]. 出版发行研究,2021(8):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