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世伟. 关于智慧图书馆未来发展若干问题的思
考[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8(7): 2-10.
[ 2 ] 王世伟. 智慧社会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新境界[J].
图书馆杂志, 2017, 36(12): 9-13.
[ 3 ] 吴汉华.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读者知识的管理[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 27(2): 96-99.
[ 4 ] 刘锦山, 吴建中. 建设第三空间强化社会参与[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1): 3-7.
[ 5 ] 吴建中. 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 国
家图书馆学刊, 2005(3): 7-10.
[ 6 ] 肖珑. 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
计[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20): 5-10.
[ 7 ] 孔繁超.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空
间重构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 43(8):
146-151.
[ 8 ] 许桂菊. 新加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启示[J]. 大学
图书馆学报, 2016, 34(3): 69-74.
[ 9 ] Leferink S. To Keep People HappyKeep Some
Books[EB/OL]. [2018-07-26]. http://www.oclc.org/
blog/main/to-keep-people-happy-keep-somebooks/.
[10] 马骏, 杜正辉. 项目驱动的美国小型公共图书馆
智慧空间构建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12):
94-101.
[11] 王世伟. 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 2011(12): 1-6.
[12] 彭 松 林 . 列 斐 伏 尔 “ 空 间 生 产 ” 理 论 对 图
书 馆 转 型 发 展 的 启 示 [ J / O L ] . 图 书 馆 建 设 :
1-9[2020-09-06]. 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23.1331.G2.20200611.1534.020.html.
[13] 刘岩, 崔为. 图书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的创新模式探究——以“图书馆+书院”模式为
例[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7(5): 68-74.
[14] 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EB/OL]. [2020-09-09].
http://library.shanghaitech.edu.cn/4024/list.htm.
[15] 曲蕴. 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探索——以
上海图书馆“创·新空间”为例[J]. 新世纪图书
馆, 2014(10): 42-44.
[16] 白苏红, 王爱霞. 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合的模式与
路径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16): 9-16.
[17] 王宇, 车宝晶, 刘偲偲. 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进展
及其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8): 12-17.[18] 史艳芬. 国内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现状调查及关
键要素分析[J]. 图书馆, 2020(5): 81-86.
[19] 黄少琴. “互联网 +”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建
设现状及思路研究[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8(2):
58-61.
[20] 王宇, 孙鹏, 胡万德. 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历程及
驱动力[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8): 6-11.
[21] 杨锴, 黄诗童. 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质量识别及
评价研究[J]. 图书馆, 2020(8): 7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