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原谅.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特点与关键发展问题探析——对“第三届大学生阅读推广峰会”的评述与思考[J]. 图书馆杂志, 2019, 38(3): 33-38.
[ 2 ] 徐雁. 朱熹读书论的“现在时分析”[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 28(5): 82-85.
[ 3 ] 徐雁. 从苏轼到朱熹: “选精读熟”观的方法论探析[J]. 图书馆杂志, 2019, 38(4): 4-11.
[ 4 ] 存少辉. 谈“朱子读书法”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268(20): 57-58.
[ 5 ] 郝如新. 朱子读书法及其启示[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5.
[ 6 ] 王余光. 中国阅读通史[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7.
[ 7 ] 蒋永福. 论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智慧(下)[J]. 图书馆, 2019(10): 22-27;46.
[ 8 ] 任蒙.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及其读书思想刍议[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4): 118-123.
[ 9 ] 张健旺. 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D]. 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
[10] 朱熹. 朱子读书法[M]. 李孝国, 董立平, 译注. 天津: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6.
[11] 程颢, 程颐. 二程遗书[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12]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13] 朱熹;黎靖德. 朱子语类 第1册[M]. 武汉: 崇文书局, 2018.
[14] 朱原谅. 朱熹读书法版本辨析及其对阅读推广的启示[J]. 图书馆杂志, 2020, 39(4): 50-56;61.
[15] 钱穆. 朱子学提纲[M]. 3版.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16] 康宇. 朱熹“读书法”中的阐释学意蕴[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03-17(002).
[17] 韩杰会.《小学绀珠》与王应麟童蒙教育思想研究[D]. 兰州: 西北民族大学, 2017.
[18] 高令印, 陈其芳. 朱熹高徒——陈淳的哲学思想[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3): 18-21;17.
[19] 王应麟. 三字经[M]. 长沙: 岳麓书社, 1986.
[20] 王应麟. 困学纪闻[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21] 刘晓东, 张丽. 国学启蒙经典中的“阅读推广”——《三字经》蕴含的阅读方法与指导思想探析[J]. 图书馆建设, 2020(2): 83-88.
[22] 程端礼.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附纲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23] 朱熹. 朱子全书第22册[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4] 罗玉梅. 程端礼及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研究[D].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2009.
[25] 宁俊伟.《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与元代的教育思想[J]. 高校理论战线, 2007(6): 46-49.
[26] 钱穆. 国史大纲 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
[27] 湛若水. 湛甘泉先生文集 1[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28] 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29] 陆世仪. 陆桴亭思辨录辑要 1[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30] 汪莹. 汪志伊及其著作考论[D]. 合肥: 安徽大学, 2019.
[31] 周永年. 先正读书诀[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32] 严佐之, 戴扬本, 刘永翔. 近思录专辑 第11册[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3] 陈宏谋. 五种遗规[M]. 北京: 线装书局, 2015.
[34] 邓洪波. 中国书院学规[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0.
[35] 张伯行. 小学集解[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民国
26年.
[36] 张伯行. 学规类编[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民国
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