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殷泓. 公共图书馆发展迈入新时代[N]. 光明日报,2017-11-05(3).
[ 2 ] 中 国 人 大 网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公 共 图 书 馆 法[OL]. [2017-12-20]. http: //www.npc.gov.cn/npc/xinwen/2017-11/04/content_2031427.htm.
[ 3 ] 王列生. 文化建设警惕“体制空转”[N]. 人民日报, 2014-08-01(24).
[ 4 ] 傅才武, 侯雪言, 申念衢.“双失灵”背景下建设新型文化共享空间的理论与实践——以湖北乡镇“点播影院”试点为中心的考察[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8): 56-63.
[ 5 ] 李超平.“百县馆长论坛”的历史意义[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 39(2): 27-35.
[ 6 ] 傅才武, 岳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财政增量投入的约束条件——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 44(4):19-39.
[ 7 ] 于建玮.经济发展辞典[M].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9: 296.
[ 8 ]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7: 180.
[ 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M]. 卢晓衡,译.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
[10] 龚蛟腾.基层图书馆的定位、反思与趋向[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12): 4-9.
[11] 黄体杨.农村图书馆的内源发展思考[J]. 图书馆杂志, 2012(6): 41-47.
[12] 于良芝.我国基层图书馆的专业化改造——从全覆盖到可持续的战略转向[J]. 图书馆建设,2011(10): 7-11.
[1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2-11-17]. http: //www.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13.htm.
[1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C]//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43.
[15] 陈立旭.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 浙江社会科学, 2011(12): 4-7.
[16] 王宗义.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索[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2(1): 2-4.
[17] 陈原. 公共文化服务: 如何提高效能[N]. 人民日报, 2013-12-19(17).
[18] 傅才武, 许启彤 .基层文化单位的效率困境: 供给侧结构问题还是管理技术问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1): 50-59.
[19] 周迪.我国区域公共图书馆公平与效率的马太效应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2): 67-73.
[20] 傅才武, 张伟锋.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27(2): 26-35.
[21] 傅才武, 张伟锋.我国省域公共图书馆效率、规模收益及“拥挤”现象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7(10): 72-81.
[22] 熊军.多元模式下基层图书馆服务效能分析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J]. 新世纪图书馆,2018(3): 55-58, 63.
[23] 黄高智, 范如潮, 雅克·布斯凯, 等.内源发展——质量方面和战略因素[M].陈雅丽, 边文龙, 李学文, 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24] 于良芝, 李晓新, 王德恒.拓展社会的公共信息空间——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模式[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25] 王荧.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解析[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0, 33(5): 5-11.
[26] 李国新.“衡阳调研”的意义和价值[J]. 图书馆,2016(3): 1.
[27] 陈有志.从“衡阳调研”看新世纪10年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困境与发展[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0,30(4): 24-28.
[28] 卓连营.用进废退: 县级图书馆公共性的历史抉择——“湖南省衡阳市公共图书馆回访调研”引发的思考[J]. 图书馆, 2010(4): 1-3.
[29] 任树怀, 盛兴军.信息共享空间理论模型建构与动力机制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4):34-40.
[30] 王旭明, 张勇.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公共图书馆发展动力机制的演变[J]. 图书馆论坛,2017(1): 4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