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柏嵩, 豆洪青, 杨春艳.从数字化到数据化——关于“图书馆大脑”的思考[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8(3):2-6.
[ 2 ] 初景利, 段美珍.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J]. 图书馆建设, 2018(4):85-95.
[ 3 ] 王新才, 谢宇君.知识发现系统与通用学术搜索引擎文献资源比较研究——以超星发现和百度学术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164-172.
[ 4 ] 申晓娟, 李丹, 王秀香.略论图书馆资源整合与检索系统的发展——以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系统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18):39-60.
[ 5 ] 宋琳琳, 张明鑫.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发现系统的评价——以聚合发现功能为切入点[J]. 图书馆论坛, 2018(10):1-9.
[ 6 ]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EB/OL]. [2019-01-26].https://www.sciencedirect.com/.
[ 7 ] Springer Link [EB/OL]. [2019-01-26]. http://link.springer.com/.
[ 8 ] 中国知网 CNKI [EB/OL]. [2019-01-26]. http://www.cnki.net/.
[ 9 ] 张福俊, 高雪.国内外数字资源发现平台比较研究——以 Trove、DPLA、Europeana、WDL 和文津搜索为例[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1):86-96.
[10] 陈臣陈, 双飞.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高效搜索引擎[J]. 现代情报, 2014(1):49-51.
[11] 许剑颖.搜索引擎发展趋势研究[J]. 现代情报,2011(9):51-55.
[12] 焦桐, 肖源.大数据搜索引擎下的知识产出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 2011(9):51-55.
[13] 黄玉蓉, 王泰然.公共数字图书馆知识分享社区刍议[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7(4):49-55.
[14] 王福.移动图书馆信息接受情境功能适配性机理模型构建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9):61-66.
[15] 高云全, 李小勇.物联网搜索技术综述[J]. 通信学报, 2015(12).
[16] 吴丹, 梁少博.多设备环境下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综述[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5(6):109-127.
[17] 郑炜, 梁战平.面向用户意图的智能搜索引擎框架研究[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4(3):65-72.
[18] 王晓阳, 郑骁庆, 肖仰华.智慧搜索中的实体与关联关系建模与挖掘[J]. 通信学报, 2015(12).
[19] 方滨兴, 贾焰.网络空间大搜索研究范畴与发展趋势[J]. 通信学报, 2015(12):17-27.
[20] FuzhenZhuang, GeorgeKarypis, XiaNing, et al.Multi-view learning via probabilistic latent semanticanalysis[J].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2.
[21] 崔 婉 秋 , 杜 军 平 . 基 于 用 户 意 图 理 解 的 社 交网 络 跨 媒 体 搜 索 与 挖 掘 [ J ] .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2015(12):761-769.
[22] 巴志超, 李纲, 安璐, 等.国家安全大数据综合信息集成:应用架构与实现路径[J]. 中国软科学,2018(7):9-20.
[23] 袁 红 , 李 秋 . 搜 索 任 务 和 搜 索 能 力 对 用 户 探索式搜索行为的影响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5(15):761-769.
[24] 李月琳, 章小童.数据驱动的信息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8(2):13-27.
[25] 张鹤, 黄倩.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知识服务[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6(6):50-54.
[26] 柳益君, 何胜.大数据挖掘视角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技术和服务[J]. 现代情报,2018(4):81-86.
[27] 李伟.基于知识元细粒度信息检索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2):12-15.
[28] 周海平. 近二十年国内显性与隐性知识研究述评[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8):93-97.
[29] 吴丹, 梁少博.多设备环境下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研究综述[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4):109-127.
[30] 蔡平, 王志强.基于语义的跨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研究[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0(3):10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