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谢灼华. 信息社会中的书目工作——建国四十五年 来 我 国 书 目 工 作 成 绩 和 进 展 [ J ] . 图 书 馆 ,1994(6): 32-37.
[ 2 ] 黄俊贵, 林德海. 文献编目实践与理论进展综述(1949-1989)[J]. 晋图学刊, 1990(3): 51-57, 90.
[ 3 ] 彭斐章, 谢灼华. 对当前目录学研究的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6): 107-111.
[ 4 ] 刘晖.“20世纪中国图书馆100件大事”评选揭晓[J]. 图书馆, 2003(1):1-4.
[ 5 ] 冯秉文. 三十年书目工作初探[G]//中国图书馆学会论文摘要编辑组.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 311-313.
[ 6 ] 彭斐章. 目录学教程[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169.
[ 7 ] 柯平. 文献目录学[M]. 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01.
[ 8 ] 云明向. 论书目控制理论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利用[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6): 32-34.
[ 9 ] 毛雅君.中国国家书目工作回顾及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 2017(14): 45-49.
[10] 陶炼, 乔好勤.中国国家书目工作进展[G]//武汉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目录学论文集, 武汉: 武汉大学图书馆, 1983: 245-250.
[11] 柯平. 我国地方文献的书目控制[J]. 图书馆界,1993(2): 45-48.
[12] 梁静. 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J].图书馆建设, 2011(1): 42-44.
[13] 董运来. 论数字时代地方文献目录之编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4): 23-25.
[14] 柯平. 中国图书馆和目录学的鸿篇巨制[EB/OL]. [2019-10-11].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22001.
[15] 蔡宇宏.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控制: 制度安排、书目控制、计量评价[J]. 现代情报, 2002(8):167-168, 170.
[16] 彭斐章, 贺修铭.书 目情报服务的组织与管理[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167-177.
[17] 聂鑫. 我国书目信息标准化工作发展述略[J]. 情报科学, 2004(8): 982-984.
[18]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2019-09-07].www.cbbr.com.cn/article/130425.html.
[19] 朱静雯. 略论我国书业书目工作现代化[J]. 图书情报知识, 1998(1): 70-71.
[20] 方卿. 中外书业书目工作之比较[J]. 图书情报知识, 1996(4): 66-67, 70.
[21] 刘萍. 书目数据整顿工作剖析[J].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3(1): 36-39.
[22] 靳红, 焦志芬, 李伟, 等. 我国回溯书目数据库建设工作回顾与思考[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2(3):200-202.
[23] 乔好勤. 中国目录学史[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392.
[24] 柯平. 书目情报系统理论研究[M].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6: 234.
[25] 彭斐章, 陈红艳. 改革开放30年来目录学实践的回顾与思考[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 35(4): 64-71.
[26] 赵伯兴. 论网络环境下书目质量理念的拓变[J].图书馆建设, 2006(6): 44-47.
[27] 黄俊贵. 中国国家书目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86(1): 3-8, 74.
[28] 陈传夫, 柯平, 刘正福. 三十五年来的我国国家书目[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6): 112-117.
[29] 乔好勤. 行走书林: 乔好勤文集[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35-241.
[30]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年鉴2013[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109.
[31] 贺修铭, 彭斐章. 在传统与未来之间: 我国书目情报服务组织与管理的变革[J]. 图书馆, 1996(2):1-6, 14.
[32] 彭斐章, 谢灼华. 发展我国书目工作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学刊, 1983(4): 28-35.
[33] 廖永霞, 毛雅君. 数字时代中国国家书目的探索与实践[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2(5): 102-107.
[34]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年鉴2018[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8: 37-38.
[35]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EB/OL].[2019-10-11]http://www.calis.edu.cn/pages/list.html?id=302cd21d-93ee-4544-b0dc-48eedee2e97b.
[36] 彭斐章, 乔好勤, 陈传夫. 目录学[M]. 修订版.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310.
[37] 章予. 书目信息政策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4(4): 8-11.
[38] 袁乐乐. 联合编目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初探——以OLCC质量监控员制度为例[J]. 兰台内外, 2019(8):53-55.
[39] 戚文. 浅议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书目质量控制[J]. 图书馆论坛, 2004(1): 97-99.
[40] 孟昭晋. 最近二十年中国的目录学教育[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1): 67-72.
[41] 王蕾. 我国书目出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出版发行研究, 1998(4): 45-46.
[42] 郭哲敏. 语义网环境下书目信息资源的组织——实践方法与发展方向探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9): 4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