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庆斌, 汤珊红. 补充计量学及应用前景[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3, 36(12): 6-10.
[2] 邱均平, 余厚强. 替代计量学的提出过程与研究进展[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19): 5-12.
[3] 刘春丽. Web2.0环境下的科学计量学:选择性计量学[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14): 52-56, 92.
[4] 邱均平. 信息计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97-202.
[5] Garfield E.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J]. Jama, 2006, 295(1): 90-93.
[6] Hirsch J E. 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 Proceedings of the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America, 2005, 102(46): 16569-16572.
[7] Vinkler P. Evaluation of some methods for therelative assessment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J].Scientometrics, 1986, 10(3-4): 157-177.
[8] Vinkler P. Model for quantitative selection of relativescientometric impact indicators[J]. Scientometrics,1996, 36(2): 223-236.
[9] 金碧辉, Rousseau Ronald. R指数、AR指数: 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 科学观察, 2007(3):1-8.
[10] 崔宇红. 开放存取知识库的网络计量排名和评价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20):115-118.
[11] 牛力, 韩小汀, 王为久. 政府档案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基于我国省级档案网站的网络计量[J].档案学研究, 2013(6): 21-25.
[12] 由庆斌, 韦博, 汤珊红. 基于补充计量学的论文 影 响 力 评 价 模 型 构 建 [ J ] . 图 书 情 报 工 作 ,2014,58(22):5-11.
[13] 赵蓉英, 赵浚吟, 李飞, 等. 国内信息计量学课程教育调查与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4(2): 28-36.
[14] 赵蓉英, 谭洁, 赵浚吟, 等. 国外信息计量学教育调查与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4(2): 37-44.
[15] 苏东. 期刊文献传递计量分析与对策——以南开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3(2):125-128.
[16] 惠志斌. 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6): 14-19.
[17] 冯思颖, 袁兴福, 徐怡, 等. 云计算领域专利计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9):107-112.
[18] 温芳芳. 我国专利技术转移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基于SIPO专利许可信息的计量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37(4):32-36.
[19] 曹树金, 吴育冰, 韦景竹, 等. 知识图谱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基于SSCI与CSSCI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可视化[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5,41(5):16-34.
[20] 王旻霞, 赵丙军. 中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特征研究——基于CCD数据库的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5):94-99.
[21] 张洋, 张淑玲. 中美医学院网络信息计量指标的比较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5(4):24-27, 66.
[22] 牛力, 韩小汀, 王为久. 政府档案网站影响力评价研究——基于我国省级档案网站的网络计量[J].档案学研究, 2013(6): 21-25.
[23] 刘春丽, 何钦成. 不同类型选择性计量指标评价论文相关性研究——基于 Mendeley、F1000和Google Scholar三种学术社交网络工具[J]. 情报学报, 2013, 32(2): 206-212.
[24] 张静. 引文、引文分析与学术论文评价[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8(1): 33-38.
[25] 王景文. 我国开放存取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6): 16-21.
[26] 邱均平, 王菲菲. 基于SNA的科学计量学领域作者互引网络分析[J]. 情报学报, 2012, 31(9): 915-924.
[27] 段宇锋, 邱均平. 基于链接分析的网站评价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31(4): 19-23, 41.
[28] 赵蓉英, 郭凤娇, 赵月华. ISSI会议视角下的科学计量学演进可视化分析[J]. 情报杂志, 2015,34(2):124-130, 46.
[29] 张璇, 苏楠, 杨红岗, 等. 2000-2011 年国际电子政务的知识图谱研究——基于 Citespace 和VOSviewer 的计量分析[J]. 情报杂志, 2012, 31(12):51-57.
[30] 邹伟, 刘永学, 李满春, 等. 网络新闻中黄岩岛争端事件舆情研究——以新浪网“中菲黄岩岛争端”专题为例[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4(2): 72-78.
[31] H B. IIIS: The“four Vs”of Big Data[EB/OL].[2015-10-30]. http://www.computerworld.com.au/article/396198/iiis_four_vs_big_data/.
[32] Hashem I A T, Yaqoob I, Anuar N B, et al. The riseof“big data”on cloud computing: review and openresearch issues[J].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 47:98-115.
[33] 涂新莉, 刘波, 林伟伟. 大数据研究综述[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4, 31(6):1612-1616, 1623.
[34] 邱均平, 温芳芳. 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3种高影响力外文源刊的计量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37(2):51-60.
[35] 唐川, 唐卷, 房俊民, 等. 图灵奖得主识别与预测研究——基于多文献计量指标和支持向量机[J].情报杂志, 2015, 34(2):69-72, 78.
[36] 赵飞, 艾春艳, 游越, 等. 基于文献计量开展高校科研评估的探索与思考——以北京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估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32(1):97-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