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思渊, 汤萌. 上海交通大学新藏地方历史文献的分类法及其依据[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 76-87.
[2] 邹爱莲, 王光越, 张福煜. “全文数字化清代档案文献数据库”的建设[J]. 中国档案, 2008(3): 10-13.
[3] 王蕾 , 申斌 . 徽州民间历史文献整理方法研究——以中山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例[J]. 图书馆论坛, 2014(4): 120-126.
[4] 项洁, 翁稷安. 数位人文和历史研究[M]//数位人文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台北: 台大出版中心,2011: 11-20.
[5]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6] 王晓光. “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论坛[Z]. 广州: 2009.
[7] B e r m a n M L . B o u n d a ri e s o r N et w o r k s i nHistorical GIS: Concepts of Measuring Space andAdministrative Geography in Chinese History [J].Historical Geography, 2005(33): 118-133.
[8] 范毅军, 廖泫铭. 历史地理资讯系统建立与发展[J]. 地理资讯系统季刊, 2008, 2(1): 23-30.
[9] 常娥. 古籍智能处理技术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7.
[10] 常娥, 黄建年, 侯汉清. 古籍智能整理与开发系统构建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09(4): 43-47.
[11] 常娥, 张长秀, 侯汉清, 等.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古汉语词义自动消歧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2): 114-118.
[12] 衡中青, 侯汉清. 地方志中基于模式匹配的物产异名别称表达方式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 83-86.
[13] 徐蒙蒙. 地方志时空数据组织与应用[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4.
[14] 洪振洲, Bingenhimer Marcus, 张伯雍, 等. 佛教数位典藏與GIS技術應用經驗分享[M]. 项洁. 从保存到创造: 开启数位人文研究. 台北: 台大出版中心, 2011: 149-166.
[15] 焦中辉. 民间文化时空数据库设计及文化地图系统研究[D]. 开封: 河南大学, 2008.
[16] Offen K. Hi sto rical geog raphy Ⅱ: Digitalimagination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12, 37(4): 564-577.
[17] B r ott on J. M ap s onlin e: di git al hi st o ri c algeographies[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014(43): 169-174.
[18] 黄忠鑫. 明清时期徽州“图”的区划与组织——几种民间图甲文书举要[J]. 历史地理, 2013(2):137-143.
[19] 曹树基, 潘星辉, 阙龙兴. 石仓契约(第一辑)[M].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275-276.
[20] 周振鹤, 傅林祥, 林涓, 等.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21] 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Z/OL]. http: //www. stats. gov. cn/tjsj/tjbz/xzqhdm/201504/t20150415_712722. html.
[22] 周振鹤. 中国历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