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栋昌,陈怀平. 乡村文化振兴的方法论审视[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4(1):84—95;159.
[ 2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EB/OL]. [2024-02-14]. 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wzzt/dejqmyddhzq/cgfb/202304/t20230423_713063.html.
[
3 ] 江小燕,高波. 基于德尔菲法的我国公共图书馆0—3 岁婴幼儿阅读服务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5(24):47—52.
[ 4 ] 董娜. 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阅读服务探究——以天津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S1):38—42.
[
5 ] 刘丽静,戴行德. 面向高校留学生群体的阅读服务探索——基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留学生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4):74—77;48.
[
6 ] 胡希琴,汪聪,别立谦,等. 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23(6):64—72.
[
7 ] 于国艳.“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图书馆阅读服务策略[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9):84—88.
[
8 ] 乔红丽. 图书平台类App 移动阅读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J]. 图书馆杂志,2017(4):25—31.
[ 9 ] 吴若航,茆意宏. 近七年国内网络视频化阅读服务研究进展[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104—113.
[10]
梁潇,丁杨,周昕,等. 双减政策下的公共图书馆家庭亲子阅读服务——基于csQCA 方法的影响路径分析[J]. 情报科学,2023(8):63—70.
[11] 毛文思,王飚.“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数字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探析[J]. 出版广角,2022(8):21—26.
[12]
周玉琴,吴建华. 我国阅读服务专业人才供需矛盾与破解之策[J]. 图书馆论坛,2020(5):123—131.
[13]
刘伟,井景文. 突发公共事件视域下图书馆阅读服务策略探析——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阅读推广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20(15):138—143.
[14] 汤尚,柳菁.“5G+”时代图书馆智慧阅读服务新生态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6):17—23.
[15]
吴建华,李雪,靳艺文. 个体从业人员阅读需求与基层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建设[J]. 图书情报工作,2019(24):78—85.
[16]
宋兆凯,宋英男,刘晓彤. 城市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图书馆之城”的“沧州模式”为例[J].
图书馆杂志,2022(12):66—71.
[17] 张欣. 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以辽宁为例 [J].图书馆论坛,2015,35(1):54—57.
[18]
李艳英. 河北省农村公共阅读服务体系长效运行机制建设[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20—124.
[19] 张海舰. 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优化——从北京大学图书馆“送书到楼”服务谈起[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65—70.
[20] 胡希琴,汪聪,别立谦,等. 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2023(6):64—72.
[21]
颜玉凡,马梦格.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认同建构理路[J]. 中州学刊,2023(5):97—103.
[22]
郭华,葛琳琳,易斌. 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8(1):40—47.
[23]
王天泥. 法人治理:公共图书馆治理转型的制度设计——基于行政型到社会型的社会组织治理转型视角[J].
图书与情报,2015(2):51—56.
[24] 王雁行. 以高质量社会组织建设推动图书馆协同创新与发展——中国图书馆学会的探索[J].图书馆论坛,2023(12):81—89.
[25]
张思梦,傅文奇. 英国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与启示[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3):49—63.
[26]
季鹏. 区级公共图书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阅读推广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S1):148—150;162.
[27] 杨奕.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的实践与思考——以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阅读之旅”项目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S1):142—146.
[28] 李杨.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案例分析及启示——以合肥市三孝口书店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1(3):55—63;74.
[29] 邹也静.“图书馆之城”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广州图书馆公益性阅读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1(1):15—21.
[30]
邢磊,李少惠.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阅读推广:实践机制与策略选择——以“三加二读书荟”为例[J].图书馆杂志,2022,41(4):64—72.
[31] 陆和建,王洋. 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老年阅读推广的发展策略[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6):68—76.
[32]
黄奇杰,侯凤芝. 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阅读服务模式研究[J]. 中国出版,2017(9):28—31.
[33]
卜淼. 公共图书馆留守儿童阅读服务现状、问题与策略[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3(6):106—112.
[34]
刘文先. 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的农民阅读服务实践研究——以郯城县图书馆为例[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1):84—88.
[35]
严贝妮,李昊,阮云.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精准供给要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3(11):73—86.
[36]
胡萍,许大文. 礼堂书屋:乡村公共阅读服务高质量发展“嘉兴样本”[J]. 图书馆杂志,2022(11):55—60.
[37]
陈庚,周若依. 农村公共阅读空间的弱化特征及优化策略——基于中部3 省27 个行政村的田野调查[J/OL].
中国图书馆学报:1—22 [2024-02-1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46.g2.20230516.1647.002.html.
[38]
雷挺,任宇凡,吴义熔. 人工智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作用机理与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欧洲18 国的多案例分析[J]. 电子政务,2024(2):65—78.__
[39] Glaser B G, 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research[M]. New York: Aldine PublishingCompany,1967.
[40] Ragin C
C. Re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Fuzzy Setsand
Be-Yond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 2008.
[41] 拉金,里豪克斯.QCA 设计原理与应用:超越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新方法[M]. 杜运周,李永发,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42] 夏清华,朱清. 增量提质:营商环境生态与专精特新企业——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8):126—144.
[43] Dul J.
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 (NCA):Logic and
Methodology of Necessary but NotSufficient Causality [J]. Organizational
ResearchMethods, 2016(19): 10—52.
[44] 阅读资源网. 行业地图[EB/OL].
[2024-02-14].https://www.readingresources.org.cn/home/Organ/index.html.
[45] Coy
D, Fischer M. Public accountability: a newparadigm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nnual reports [J].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001(12): 1—31.
[46] Strauss A L, Corbin J M.
Grounded theory inpractice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47] 田菲,徐升国. 新时代乡村阅读推广的思考[J].出版广角,2022(12):35—39;96.
[48] 黄兵,张军. 全民阅读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探索[J]. 图书馆,2023(2):72—76;98.
[49] 艾登·钱伯斯.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M]. 许慧贞,蔡宜容,译.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
[50] 曹娟. 从阅读推广人到阅读推广人才——论图书馆界主导阅读推广专业教育[J]. 图书馆论坛,2018(1):78—85.
[51] 李林容,黎薇,修伊湄. 阅读的狩猎:数字阅读痕迹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探讨[J]. 出版科学,2023(5):85—92.
[52] 邢磊. 社会组织赋能乡镇阅读推广的实践模式与路径探索——以崇州市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2023(5):79—84;101.
[53] 陈莹,李静. 我国农村阅读生态: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出版,2015(9):32—35.
[54] 彭奇志,杨沉.“互联网+”环境下全民阅读生态系统结构及其优化对策[J]. 图书馆,2023(9):60—65;98.
[55] 张明,杜运周. 组织与管理研究中QCA方法的应用:定位、策略和方向[J]. 管理学报,2019(16):1312—1323.
[56] 拉金. 重新设计社会科学研究[M]. 杜运周,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57] 鲁瑞丽,徐自强.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绩效生成模式研究——基于31 个省市典型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10):1—12.
[58] 杜运周,刘秋辰,陈凯薇,等. 营商环境生态、全要素生产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多元模式——基于复杂系统观的组态分析[J]. 管理世界,2022(9):127—145.
[59] Dul J, Van Der Laan E, Kuik R. A
StatisticalSignificance Test for 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 [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2020,23(2): 385—395.
[60] 杨志玲,赵阳. 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因素、路径与发展策略[J]. 河南社会科学,2022(12):104—110.
[61] 季梵,刘宇初,徐月,等. 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坚守、创新与融合——“牛津大学图书馆700 周年研讨会”的启示[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5):5—10.
[62] 安珈锐,田丽.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阅读推广人管理策略研究[J]. 图书馆,2023(4):43—48.
[63] 郑敬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机制探赜[J]. 探索,2021(2):163—176;2.
[64] 王颖. 城市治理视角下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9(5):81—85.
[65] 许文文,石煊. 利益耦合、共同行动与情感共鸣:社会组织建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三阶路径[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4(1):68—84.
[66] 王瑜,张春颜. 乡村治理背景下数字赋能社会组织内外交互研究[J]. 学习论坛,2024(2):92—100.
[67] 戚聿东,杜博.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08—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