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 [2023-04-20].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3/23/content_5595153.htm.
[
2 ] 司新丽. 北京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特点、价值与发展对策[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1):64—70.
[ 3 ] 戴艳清, 孙英姿. 基于KANO 模型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内容供给优先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2, 66(22): 73—82.
[ 4 ] 董丽晶, 谢志远. 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20(1): 74—77;45.
[ 5 ] Aab? S, Audunson R. Use of library space and
thelibrary as place[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Research, 2012, 34(2): 138—149.
[ 6 ] 龙泉. 高校图书馆多元空间用户画像构建与分析——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杂志,2023, 42(2): 120—131.
[ 7 ] 葛智星. 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城市阅读空间的实践研究[J]. 图书馆, 2021(8): 64—68;101.
[ 8 ] 郝伶俐, 陶鑫. 襄阳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2(2):60—66.
[ 9 ]: Public
Libraries spaces and theirrole in activating and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anddigital
literacy[J]. Cybrarians Journal, 2020(57): 1—22.
[10] 汤诚, 刘晓霞, 王春迎. 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营建[J]. 图书情报知识,2023, 40(4): 10—18;31.
[11] 莫丹萍. 多元化需求下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空间功能设计探索[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9):124—128.
[12] 罗小红. 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功能与策略[J]. 图书与情报, 2013(3): 41—44.
[13] Su Ikin. Our Library Their
Space: The Dunedin CityLibrary Teen Space[J]. APLIS, 2010, 23(2): 61—66.
[14] 王子舟. 我国公共阅读空间的兴起与发展[J]. 图书情报知识, 2017(2): 4—12.
[15] 陈则谦, 孙金瑛, 张博文.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及服务效果研究——以扬州市“24 小时城市书房”为例[J]. 图书馆, 2023(2): 63—71.
[16] 戴艳清, 郑童. 长沙市民间自办公共阅读空间发展研究——以雨花区“和+ 共享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20): 42—49.
[17] 戴艳清, 高亮, 孙英姿. 基于S-O-R 理论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用户流失行为分析——来自大众点评网用户评论[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3(4):55—62;71.
[18] Sherman J. Reading infrastructures in thecontemporary
city: A study of three publiclibraries in Sydney[D].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Australia), 2016.
[19] Cooper A, Reimann
R, Cronin D, et al.
Aboutface: 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M].Fourth edition.
Indianapolis: John Wiley andSons, 2014.[20]
赵宏田. 用户画像:方法论与工程化解决方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21] 张洁, 仲跻亮, 岳怡然, 等. 数字图书馆用户画像建模与应用实践[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0(3):51—58.
[22] 董宁. 面向群组用户画像的图书馆精准服务体系构建[J]. 图书馆论坛, 2020, 40(12): 151—158.
[23] 李雪, 马祥涛, 钟建法. 面向基层图书馆分众服务的用户阅读画像[J]. 图书馆论坛, 2022,42(12): 86—95.
[24] 郭宇, 孙振兴, 刘文晴, 等. 基于数据驱动的移动图书馆UGC 用户画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2, 45(1): 30—37.
[25] 卢思佳, 王凤姣. 基于画像分析的高校图书馆精准知识服务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1,39(5): 55—62;86.
[26] 王毅, 吴睿青. 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用户画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6):42—55
[27] 穆德,亚尔. 赢在用户:Web 任务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8] 朱凡, 王印琪. 基于k-means 与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的用户信息聚类及预测研究[J]. 情报科学, 2021, 39(7): 83—90.
[29] 毛太田, 马家伟, 吴鑫, 等. 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用户画像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23, 67(10): 116—127.
[30] 汪圣, 刘旭青, 李秀义. 景观化:“网红”城市书房建造的实践逻辑及其审视[J]. 新世纪图书馆,2023(1): 5—11;87.
[31] 倪捷. 单向街图书馆:一个新颖的公共阅读空间[J]. 图书馆杂志, 2010, 29(11): 89—92.
[32] 袁婷. 公共图书馆网红现象的类型、问题与应对[J]. 图书馆论坛, 2023, 43(6): 38—44.
[33] 束漫, 洪芳林. 图书馆建筑空间促进阅读研究——以北美地区图书馆设计最佳实践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14): 4—12.
[34] 钟伟. 公共图书馆新馆建筑设计理念与实践——以广州图书馆新馆为例[J]. 图书馆, 2020(5):93—98.
[35] 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 全文)[EB/OL]. [2023-08-12]. https://gbdsj.gd.gov.cn/zxzx/ztbd/2018/2018sjdsr/2018dsswxx/content/post_1759242.html.
[36]
宋兆凯, 宋英男, 刘晓彤. 城市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以“图书馆之城”的“沧州模式”为例[J]. 图书馆杂志, 2022, 41(12):66—71.
[37] 赵晓华. 定位需求 精准服务 阅读普惠——嘉兴市图书馆“好书有约”项目实践与探索[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1(1): 80—84.
[38] 袁曦临. 认知发展视域下儿童阅读分级指导策略研究[J]. 图书馆杂志, 2023, 42(7): 62—69;75.
[39] 张岩. 从经典阅读到返本开新的文化建设——以深圳图书馆“南书房”经典阅读空间为例[J].图书馆论坛, 2016, 36(1): 61—66.
[40] 李燕娜. 公共图书馆儿童分级阅读调查与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3(5): 107—112.[41] 訾希坤, 马铁立. 人工智能背景下无人书店的智慧化探索[J]. 出版广角, 2021(2): 8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