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方晓阳,韩琦. 中国古代印刷工程技术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 2 ] 浏阳县文教局. 无产阶级教材建设的珍贵蓝本——读我国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学校使用的初级第一册《赤色国语》[J]. 湖南教育,1975(11):52—54.
[ 3 ] 翟金生. 泥版试印初编:包序[M]. 泾县翟氏泥活字印本,1844(清道光二十四年).
[ 4 ] 浏阳县志[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
[ 5 ] 宁都县志[M]. 赣州:宁都县志编辑委员会,1986.
[ 6 ] 益阳桃江镇雪耻会. 惨案概略[M/OL]. [2023-09-17]http://book.kongfz.com/766355/6663933491/.
[
7 ] 汪伦. 浅析红日印刷厂的作用[J]. 印刷职工运动资料,1986(3):171—172.
[ 8 ] 大悟县志[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 9 ] 湖南省志:新闻出版志[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10] 江西省苏区志[M].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11] 余贤伟. 闽北活字印刷刍议[J].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9(2):177—183.
[12] 湖南省档案馆. 湖南老区革命文化史料:第1 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3] 陈建平. 红色苏维埃时期《平民课本》[N]. 收藏快报,2014-01-08(14).
[14] 杨轶男. 从刻工情况看清代聊城坊刻业[J]. 出版发行研究,2014(11):105—107.
[15] 聊城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鲁西北革命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
[16] 李文. 到革命根据地去[G]//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文献史料集:上册.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506.
[17] 叶再生. 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3 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18] 政协六安市金安区委员会. 朱蕴山传[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19] 红色课本[M/OL]. [2023-09-16]. https://book.kongfz.com/0/865103813.
[20]
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的报告[G]//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9:415.
[21] 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问题决议案[G]// 湖南革命文化历史文献汇编:第2 辑. 长沙:湖南省文化厅,1992:260.
[22] 辛安亭. 日用杂字[M/OL]. [2023-09-16] https://www.kongfz.cn/68340448/.
[23]
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 中华印刷通史[M].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
[24] 吴展. 中国古代家谱印刷中的木活字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4):75—76.
[25] 钟琦. 皇朝琐屑录:卷38:风俗[M]//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4 辑:532 册.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26] 励双杰. 中国家谱藏谈[M].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
[27] 四川省志:出版志:上册[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8] 李光宙. 谈谈纸荒[J]. 血路,1939(47):756.
[29] 张镛全. 记木刻活字的印刷术[J]. 艺文印刷月刊,1940(11):19—20.
[30] 王文辉. 一代宗师——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王超辉[C]// 留住传承人(二).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7:311.
[31] 古籍刻印业务资料[M]. 广陵古籍刻印社木活字印本,1964.
[32] 刘建华. 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回忆[J].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1982(4):16.[33]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抗战的喉舌与号角: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C]// 新闻春秋:第11 辑.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174—176.
[34] 姜存松. 怎样编写战时民众读物[J]. 社教通讯(杭州),1939(6):18.
[35] 艾俊川. 木活字印刷在清末的一次全国性应用——兼谈活字印刷在传统印刷体系内的地位与作用[J]. 文津学志,2017(1):235—241.
[36] 张挚,张玉龙. 中央苏区教育史料汇编: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7] 姚宏杰.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事日志[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
[38] 永新县教委. 永新苏区教育[J]. 吉安文史资料:教育专辑,1999(1):76.
[39] 叶名沣. 敦夙好斋诗全集:续编[M]// 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39 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0] 王进,徐衎. 八婺百工口述:木活字印刷[OL].[2023-07-11]. https://mp.weixin.qq.com/s/ueGP6unV4pX-Xzpg9Cvaww.
[41]
张秀民,韩琦. 中国印刷史:下册[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42] 关雷,吴同喜,潘阳力,等. 温州东源木活字印刷术的工艺特色及成因分析[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44—49.
[43] 黄铸夫. 中国的新兴木刻运动[N]. 新华日报(重庆),1939-04-07(4).
[44] 范慕韩. 中国印刷近代史(初稿)[M].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5.
[45] 张枫如. 对《新华日报》华北版与太行版的回忆[G]// 太行新闻史料汇编. 太原:太行新闻史学会,1994:351.
[46] 王传寿. 烽火信使: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研究[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47] 林玉章.《抗敌报》及抗敌报社[J]. 泾县文史资料选辑,1986(2):2.
[48] 庄重. 回忆抗敌青年军团[G]// 抗敌青年军团.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232.
[49] 袁隆. 治水六十年[M].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50] 肖铃. 解放战争时期的《冀东日报》[C]// 中国共产党晋察冀边区出版史资料选编.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505.
[51] 田建平,张金凤.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书报传播史略[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
[52] 广东省志:新闻志[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53] 欧阳惠林. 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斗争记事[M]. 南京:江苏省革命斗争史编纂委员会,1982.
[54] 董高生.《新洛阳报》的创建[J]. 老城文史资料,1989(2):44.
[55] 厂务委员会. 印刷技术手册[M]. 平山:华北新华书店,1948.
[56] 彭雪枫. 为开展文化运动而斗争[G]// 豫皖苏边文献资料选编.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421.
[57] 杜尚泽.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一馆一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N].人民日报,2023-06-05(1).
[58] 习近平.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 求是,202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