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赵发珍. 循证图书馆学研究述要——源于“循证科学与知识转化论坛”的思考[J]. 图书馆建设,2019(4): 58—65.
[ 2 ] Eldredge. 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J].Hypothesis, 1997(3): 4—7.
[ 3 ] 张一翠, 魏青山. 循证图书馆学在读者决策采购模型建立和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 2021(5): 53—59.
[ 4 ] Eldredge. Evidence-based librarianship: anoverview[J].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Association, 2000,88(4): 289—302.
[ 5 ] 钟丽萍, 孟连生. 论21 世纪图书馆学研究新范式:循证图书馆学[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53(1): 30—33.
[ 6 ] 刘璇. 循证图书馆学(EBL)的发展及对图书馆学的启示[J]. 图书馆杂志, 2009,28(1): 22—25.
[ 7 ] 郭添泉. 基于话语分析的高校图书馆主题书展工作研究——以华东地区4 所高校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25(8): 57—59.
[ 8 ] 余臣勇,
冷玉林, 杨雪梅. 医学院校图书馆主题书展现状及思考[J]. 管理观察, 2019(21): 94—95.
[ 9 ] 郭添泉. 我国高校图书馆主题书展工作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7): 102—104.
[10] 李婧,
孙媛媛. 高校图书馆主题书展服务实践案例与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 2016(12): 76—79.
[11] 李龙. 师范类院校图书馆主题书展活动策划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河北科技图苑, 2015,28(3): 61—64.
[12] 吴成,
张苏文. 基于营销理论的“零借阅率”主题书展活动探究——以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 河北科技图苑, 2019,32(2): 33—37.
[13] 李利娟. 主题书展作为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机制的探索——以广州工商学院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38(6): 4—5.
[14] 刘春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证研究——以吉林工商学院图书馆书展策划为例[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8(3): 102—105.
[15] 彭霞,
葛星佑. 高校图书馆主题书展与读者阅读需求契合度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2,40(2): 40—46.
[16] 于良芝,
于斌斌. 图书馆阅读推广——循证图书馆学(EBL)的典型领域[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23(6): 9—16.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21 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6%[EB/OL].(2022-10-19)[2022-10-19]. 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6980.htm.
[18] 肖铮, 吴至艺, 林俊伟. 2007—2017 年厦门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借阅记录数据集[J]. 图书馆杂志, 2020,39(6): 113—117.
[19] 王红,
袁小舒, 原小玲, 等. 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趋势线性回归建模预测探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64(3): 59—70.
[20] 郑云涛,
林英, 朱育晓, 等. 基于借阅量的高校图书馆读者特性分析[J]. 图书馆建设, 2020(S1): 213—217.
[21] 易明,
张展豪, 李怡. 大学生图书借阅行为的人类动力学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19(22):83—93.
[22] 连朝曦,
陈亮.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阅读推广高峰论坛”综述[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37(2): 5—9.
[23] 荆玲玲. 社会研究方法[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6.
[24] 魏建国,
卿菁, 胡仕勇. 社会研究方法[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25] 劳伦斯·纽曼. 社会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