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柯皓仁. 以绩效评估证明公共图书馆的价值[C]// 公共图书馆新视野:公共图书馆人才培训教材, 2013(11):97–119.
[ 2 ] 杨美华,詹丽萍.“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图书馆评鉴报告[J]. 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1989(44): 27–44.
[ 3 ] 苗蕙芬. 公共图书馆读者整体满意程度之调查研究:以台北市立图书馆为例[R]. 台北:台北市立图书馆,1990:35–36;83–84.
[ 4 ]
Bertot J C,McClure C R. Outcomes assessment in the
networked environment:Research questions, issues,considerations,and
moving forward [J]. Library Trends,2003,51(4):590–613.
[ 5 ]
王梅玲,蓝翊瑄. 图书馆成果评鉴意涵与相关研究[J].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2016,33(4): 50–72.
[ 6 ] 余秋芸,柯皓仁. 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作为第三场域与民众认知成效及认同感之研究[J]. 公共图书馆研究,2017,1(6):1–30.
[ 7 ] 陈姿岑. 社区图书馆作为场所与社会资本积累之研究——以嘉义新港阅读馆为例[D].
台北: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2015:1–118.
[ 8 ] 余秋芸. 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作为第三场域与民众认知成效及认同感之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2017:1–123.
[ 9 ] 许琼惠,柯皓仁. 公共资讯图书馆作为第三场域与非用户研究[J].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2018(8): 61–90.
[10] 许琼惠. 公共资讯图书馆作为第三场域与非用户研究[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2016:1–125.
[11] 高咏茹. 从用户观点探讨公共图书馆使用效益[D].
台北: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2017: 1–181.
[12] 郑致远. 台北与香港民众对公共图书馆认知与使用模式之重要性比较分析[D]. 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2018:1–110.
[13] 赖苑玲. 从推广阅读活动检视彰化市小学六年级学童阅读行为与图书馆馆藏使用之研究[J]. 社会科教育研究,2007(12):1–40.
[14] 张馨云. 学校图书馆利用与学童语文能力之关联性:以新北市小学为例[D]. 台北:政治大学图书资讯学数位硕士在职专班,2011:1–130.
[15] 顾洁修,顾洁光. 探讨护理领域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与影响——以北部地区某科技大学为例[J]. 长庚科技学刊,2013(18):85–101.
[16] 黄琼妙. 影响学生学习成效因素之探讨——以宜兰大学学生为例[D]. 宜兰:宜兰大学,2016: 1–109.
[17] 吴玉茹. 影响使用图书馆资源因素之探讨—— 以宜兰大学为例[D]. 宜兰:宜兰大学,2016: 1–91.
[18] 石芩榕. 大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成效关系之研究[D]. 台东:台东大学,2018: 1–66.
[19] 王梅玲,张艾琦. 数位硕士班研究生在线学习、图书馆利用与学习成效之研究[J].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2019,45(1):36–64.
[20] 杨智麟. 图书馆对学生学习效益及生涯发展之影响[D]. 高雄:高雄第一科技大学,2017:1–50.
[21] 于第. 英语教师运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之探讨[C].
北区技专校院与高中职策略联盟英语课程研讨会论文集,2006:85–95.
[22] 曾品方. 学校图书馆支持阅读教学之探析——以快乐晨读为例[J]. 图书与资讯学刊,2010(73): 60–71.
[23] 蓝翊瑄.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成果评鉴:以台北市立图书馆为例[D]. 台北:政治大学,2016:1–158.
[24] 王梅玲. 图书馆成果评鉴:看见图书馆的价值[J].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2016,33(4):50–72.
[25] 孙云倩. 台湾公共图书馆之祖孙共读活动研究[D]. 台北:台湾大学,2015:1–196.
[26] 孙云倩,陈书梅. 台湾公共图书馆之祖孙共读活动研究[J]. 公共图书馆研究,2018:1–27.
[27] 刘华宗,杨清媚. 台中市图书资讯中心推动“阅读起步走·亲子悦读营”之政策营销与成效探讨[J].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2015,33(2): 35–53.
[28] 杨清媚. 公共图书馆推广“阅读起步走”政策营销及其成效——以台中市图书资讯中心为例[D].
嘉义:南华大学,2014:1–166.
[29] 纪丽娟. 影响图书馆利用行为与阅读推广活动成效因素之研究:体验营销观点[D]. 台中:静宜大学,2011:1–137.
[30] 王梅玲,曾湘怡. 儿童阅读教学活动成果评估[J]. 台湾“国家”图书馆馆刊,2013(2):83–110.
[31] 曾湘怡. 小学二年级阅读教学活动成效评估之研究:以桃园县为例[D].
台北:政治大学,2011: 1–183.
[32] 蔡佳吟,黄宥綝. 以CIPP
评鉴模式分析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成效——以基隆市某小学为例[J]. 台湾教育评论月刊,2018,7(10):275–283.
[33] 陈海泓.
CORI 概念导向阅读教学融入社会领域教学对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成效的影响[J]. 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15,60(1):99–129.
[34] 陈昭珍,林吟燕,陈雅萍,等. 概念导向阅读教学(CORI)对中学生阅读投入影响之研究[J]. 图书资讯学研究,2017,12(1):37–78.
[35] 林吟燕. 概念导向阅读教学(CORI)融入中小学阅读课程影响学生阅读投入之研究[D].
台北: 台湾师范大学,2016:1–161.
[36] 罗思嘉. 资讯素养课程及实施成效初探[J].
成功大学图书馆馆刊,2000(6):77–102.
[37] 于第. 技专校院资讯素养相关课程实施成效之个案研究——以景文技术学院《图书馆与网络资源》应用课程为例[J].
景文技术学院学报, 2003:1–18.
[38] 王巧燕,曾惠明. 图书馆利用教育实施成效之评估:以大仁技术学院专科部药学科为例[J]. 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2001,38(3):287–308.
[39] 周宏宏. 由信息用户之立场探讨图书资讯利用教育之功能——以真理大学图书馆为例[J].
真理大学人文学报,2004(2):119–139.
[40] 周倩,吴欢鹊,陈茵岚,等.《 信息素养与伦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理念、主题、教学策略与执行成效[J]. 大学图书馆,2009,13(2):24–44.
[41] 廖缓宙. 大学图书馆利用教育实施成效之研究: 以静宜大学管理学院为例[D]. 新北:淡江大学, 2000:1–156.
[42] 洪美龄,黄雯雯,王文景. 医药学生资讯素养学习历程之研究[J].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2010, 36(1):67–81.
[43] 沈珮琴. 资讯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之实施成效[D].
台中:中兴大学,2011:1–164.
[44]
翁慧娟,陈雪华,谢宝煖. 护理资讯素养课程规划与实施成效之研究[J]. 教育资料与图书馆学, 2016,53(2):139–170.
[45] 翁慧娟. 实证导向之护理资讯素养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成效[J]. 图资与档案学刊,2017(91): 47–70.
[46] 谢宝煖. 资讯素养网路教学之学习行为与学习成效——以《资讯与网路资源利用》课程为例[J].
台湾中国图书馆学会会报,2000(65):45–65.
[47] 施碧霞. 网路资源应用教学单元学习成效之调查研究[J]. 图书与资讯学刊,2007(62):52–63.
[48] 于第. 运用“教育部”《图书资讯应用》通识课程数位学习教材于异步远距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成效之研究[J]. 图书与资讯学刊,2011(79): 12–30.
[49] 张迺贞. 数位学习应用于图书馆利用教育—— 以数位学习教材《图书资讯应用》为例[J].
大同大学通识教育年报,2010(6):187–204.
[50] Entwisle D,Alexander K, Olson
L. Children, schools
and inequality [M]. Boulder,CO: Westview
Press,1997:1–239.
[51] 张佑华,宋慧筠. 儿童图书资讯利用教育之实施方式与感知学习成效——以公共资讯图书馆亲子博士信箱为例[J]. 图书资讯学刊,2017,15(1): 103–130.
[52] 邱子恒. 高中生资讯素养短期课程之课程规划与学习成效:以“国家图书馆”暑期青年学者养成营为例[J].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2018,44(2): 72–95.
[53] 王梅玲,江宜蓁. 公共图书馆青少年空间“教育部”改造计划后使用与满意度研究[J].
台湾“国家图书馆”馆刊,2020(1):31–58.
[54] 侯淳凡. 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品质指标建构之研究[D]. 台北:政治大学,2011: 1–171.
[55] 谢建成,赵素贞. 大学图书馆电子书使用效益之研究[J].
图书资讯学研究,2009,3(2):25–54.
[56] 陈佳琪. 数位典藏资源支持专题式学习模式研究:以台湾百年图书馆史数位图书馆为例[D]. 台北:政治大学,2007:1–127.
[57] 王丽娜. 社教机构举办“亲子共学英语计划”之成效研究——以台北市立图书馆亲亲分馆为例[D].
台北:台北师范学院,2004:1–182.
[58] 吕明珠. 我国公共图书馆评鉴之发展与建议[J].
图书与资讯学刊,2014(85):22–38.
[59] 王梅玲. 图书馆成果评鉴:看见图书馆的价值[J].
台北市立图书馆馆讯,2015,33(4):50–72.
[60] Vakkari P,Serola S. Perceived outcomes of public libraries [J].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012,34(1):37–44.
[61] 王梅玲,曾湘怡. 儿童阅读教学活动成果评估[J]. 台湾“国家图书馆”馆刊,2013(2):83–110.
[62] Beagle D R,Bailey D R,Tierney
B.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handbook [M]. New York:Neal- Schuman,2006:1–247.
[63] 王梅玲,侯淳凡. 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 服务品质评鉴指标建构与应用[J]. 图书馆学与资讯科学,2014,40(1):101–121.
[64] 林丽娟. 图书资讯利用教学与大学生资讯素养能力之分析[J].
辅仁学志,2002(29):147–163.
[65] Poll R,Boekhorst
P J M. Measuring quality: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libraries [M]. 2nd Rev ed. Munchen:K G Saur,2007:1–269.
[66] 翁玉蓉. 地方记忆主题探索融入资讯素养课程与大学生学习成果研究[D].
台北:政治大学, 2021:1–128.
[67] 柯平.“ 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战略重点与发展方向[J]. 图书馆论坛,2019,39(7):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