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Life Story of Lei Guangyu, Founder of Public Libraryin Modern China
Libraly Journal ›› 2023, Vol. 42 ›› Issue (386): 39-46.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Long Yaohua (Changsha Library)
Online:
Published:
About author:
Abstract:
Changde Library, opened in 1903, is the earliest public library named as “library” in modernChinese history. However, due to its short existence and insufficient in-depth research, little detailedand factual information about its founder Lei Guangyu is available.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textualresearch on Lei Guangyu’s life, describes his pioneering work in the library industry, as well as hisexperience, friends and writings, and puts it under the broad background of the time to observe and studyto reveals his ideological course.
Long Yaohua (Changsha Library).
On the Life Story of Lei Guangyu, Founder of Public Libraryin Modern China [J]. Libraly Journal, 2023, 42(386): 39-46.
0 /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libraryjournal.com.cn/EN/
https://www.libraryjournal.com.cn/EN/Y2023/V42/I386/39
[ 1 ] 王国平. 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9):96—99. [ 2 ] 龚蛟腾. 清末至民国图书馆事业的勃兴与繁荣(上)[J]. 图书馆,2011(1):1—6. [ 3 ] 邹华享,施金炎. 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8. [ 4 ] 湖南图书馆. 湖南文献概论[M]. 长沙:岳_麓书社,2016:322. [ 5 ] 聂荣华,万里. 湖湘文化通论[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15. [ 6 ] 苏全有,徐冬. 清末“官助绅成”的公共藏书楼开办模式[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19(4):85—88. [ 7 ] 张建国. 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建立时地辨正[J]. 湘图通讯,1980(6):4—9. [ 8 ] 彭小峰;湖南省文史研究馆. 衡岳_漫话[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79. [ 9 ] 陈源蒸,张树华,毕世栋. 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1840—2000[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7. [10] 时务学堂三月分课榜[J]. 湘报,1898,第54 号. [11] 黄遵宪;钟叔河,曾德明,杨云辉. 日本国志 下[M]// 走向世界丛书. 长沙:岳_麓书社,2016:1094. [12] 谭嗣同;何执. 谭嗣同集[M]. 长沙:岳_麓书社,2012:375. [13] 王平,王雨潇.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社会起源[J]. 图书馆论坛,2018,38(8):68—76;16. [14] 邓洪波. 湖南书院史稿[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670. [15] 南学会藏书处章程二十四条[N]. 湘报,1898,第44 号. [16] 朱其懿. 守沅集[M]. 北京:香山慈幼院,1936. [17] 沈谱,沈人骅. 沈钧儒年谱[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33. [18] 方学尧. 清末立宪运动文选[M]. 成都:巴蜀书社,2011:114. [19] 参议院. 参议院议决案汇编 第2 册[M].1913:78 [20] 陈学恂,田正平. 留学教育[M]//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21] 日本法政大学大学史资料委员会. 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纪事[M]// 法政大学史资料集第11集.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8. [22] 裴艳. 留学生与中国法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66. [23] 尚小明. 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126. [24]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辛亥革命在山东——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M]//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31 辑.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396. [25] 临时大总统令[J]. 政府公报,1913(14):259. [26] 黄炎培. 读中华民国最近教育统计[J]. 新教育,1919,1(1). [27]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M]. 初稿. 中华民国三年(1914):967—982. [28] 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募委员会. 交通史电政编 第4 集[M]. 1936:6. [29] 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纪事1896—2005 上[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30—131. [30] 韩信夫,姜克夫. 中华民国大事记 第1 册[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914. [31] 刘超. 学府与政府 清华大学与国民政府的冲突及合作1928—1935[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140. [32] 夏莲居. 夏莲居著述集[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469. [33] 太虚. 南岳_道阶法师小传[J]. 海潮音,1937,9:59—62. [34] 李肖聃. 李肖聃集[M]. 长沙:岳_麓书社,2008:158.[ 35] 蒋维乔. 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 蒋维乔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102. [36] 陶菊隐. 政海轶闻[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5. [37] 邱钱牧. 中国政党史1894—1949[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70. [38] 宋教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古代近代史研究室. 宋教仁日记[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23—28. [39] 济南市情网. 史海钩沉 山东法政学堂管窥[EB/OL]. [2022-08-01]. http://jnsq.jinan.gov.cn/col/col8529/index.html. [40]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中华文史资料文库1 [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426. [41] 福建省新闻学会,福建省林白水研究会. 林白水文选[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435. [4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合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合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第10 辑[G].1991:160. [43] 关赓麟. 交通史路政编 第1 册[M]. 交通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518. [44] 寻霖,龚笃清. 湘人著述表2[M]. 长沙:岳_麓书社,2010:1169. [45] 何勤华,华东政法学院科研处. 华东政法学院学术文集 2003[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6. [46] 羽戈. 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35. [47] 杨昌济. 达化斋日记 校订本[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198. [48] 胡俊荣. 晚清三次社会变革与中国图书馆的近代化[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2):36—41. [49] 汤树俭.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扁桃体”[J]. 新世纪图书馆,2009(5):23—26.[50] 林增平,郑焱.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新探索——评《清末社会思潮》[J]. 近代史研究,1991(6):23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