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守谦. 由奇趣到复古——十七世纪金陵绘画的
一个切面[J]. 故宫学术季刊, 1998(4).
[ 2 ] Richard Vinograd. Fan Ch’i (1616-after 1694):
Place- Making and the Semiotics of Sight in
Seventeenth- Century Nanching [J]. 台湾大学美术
史研究集刊, 2003(14): 129-146.
[ 3 ] 李佩诗. 明亡前后金陵胜景图像之研究——以松
銮古寺为例[J]. 书画艺术学刊, 2008(4): 257-292.
[ 4 ] Fei Siyen. Negotiating Urban Space: Urbanization
and Late Ming Nanjing[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9: 180-185.
[ 5 ] 王笛. 新文化史、微观史和大众文化史[J]. 近代
史研究, 2009(1): 126-140.
[ 6 ] 夏维中, 张铁宝, 王刚, 等. 南京通史·清代卷[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4: 32.
[ 7 ] 赵宏恩. 江南通志[M]// 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510
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161.
[ 8 ] 陈开虞. 江宁府志[M]// 南京市政府. 金陵全书甲
编·方志类·府志 11.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11.
[ 9 ] Kim Hongnam.Chou Liang- Kung and His “TUHUA-
LU”(Lives of painters): Patron Critic and
Painters in Seventeenth China [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5.
[10] 曹鑫. 康熙《江宁府志》纂修述略[J]. 江苏地方
志, 2012(6): 49-51.
[11] 吴应箕, 金鳌. 留都见闻录、金陵待征录[M]. 南
京: 南京出版社, 2009: 156.
[12] 吕晓. 明末清初“金陵胜景图”研究[J]. 南京艺
术学院学报, 2010(4).
[13] 张慧剑. 明清江苏文人年表[M].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86: 735.
[14] 周在浚. 周亮工年谱[M]// 北京图书馆. 北京图书
馆藏珍本年谱丛刊: 第71册.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
版社, 1999.
[15] 何传馨. 画家的朋友周亮工[J]. 故宫文物月刊,
1984(8): 4-11.
[16] 许文惠. 周亮工与清初金陵画坛[ J ] . 艺苑,
1998(2): 36-45.
[17] 朱天曙. 周亮工与金陵、扬州文人之关系[J]. 中
国书画, 2007(8): 52-58.
[18] 陈沂, 孙应岳, 余宾硕. 金陵世纪、金陵选胜、金
陵览古[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9.
[19] 张怡. 白云道者自述[M]. 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
[20] 钱仲联. 清诗纪事: 第2册[M]. 南京: 江苏古籍出
版社, 1987: 1057.
[21] 周亮工. 赖古堂印谱[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51-52.
[22] 周亮工. 读画录[M]// 卢辅圣. 中国书画全书: 第7
册.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4.
[23] 陶渊明. 陶渊明集[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43.
[24] 闵派鲁. 溧水县志[M]// 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
组.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24.北京: 书目文献
出版社, 1990.
[25] 周亮工. 印人传[M]// 朱天曙. 周亮工全集5.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8: 31.
[26] 周亮工. 《刍询录》序[M]// 朱天曙. 周亮工全集
18.南京: 凤凰出版社, 2008: 15.
[27] 赵园.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1999.
[28] 谢正光. 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M]. 南京: 南京
大学出版社, 2001.
[29] 杨念群. 何处是“江南”: 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
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M]. 北京: 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2010.
[30] 梅尔清. 清初扬州文化[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
社, 2004.
[31] 黄宗智.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 北京: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