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沙 浪 . 苏 联 电 影 与 中 国 观 众 [ J ] . 中 国 电 影 ,
1957(Z1): 81-83.
[ 2 ] 刘 兹 恒 , 朱 荀 . 当 代 中 国 图 书 馆 的 国 际 交 流
(1949-2009)[J]. 图书馆杂志, 2010, 29(1): 2-7.
[ 3 ] 柳彦. 新中国出国留学工作的先河——简述五、
六十年代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工作[J].高等教育学
报, 1990(3): 37-39; 57.[ 4 ] 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二十世纪通
鉴1941-1960[M]. 北京: 线装书局, 2002: 1006.
[ 5 ] 程焕文. 百年沧桑 世纪华章——20世纪中国
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J]. 图书馆建设, 2004(6):
1-8.
[ 6 ] 刘青芬. 著名的图书馆学高等学府──莫斯科国
立文化学院[J].高校图书馆工作, 1994(3): 69-71.
[ 7 ] 赵世良. 我与苏联图书馆学[J]. 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7(6): 34-36.
[ 8 ] 邹华享, 施金炎. 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大事记[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 9 ] 张琦. 1949-1966年苏联图书馆学在我国的传播[J].
图书馆建设, 2019(1): 37-46.
[10] 《中国图书馆年鉴》编委会. 中国图书馆年鉴[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6: 443.
[11] 余玮, 吕济民. 阅尽沧桑[J]. 留学生, 2015(4): 28-
29.
[12] 彭斐章. 立下“园丁”志甘为后人梯[J]. 图书馆
论坛, 2001(5): 99-101.
[13] 程焕文. 论图书馆人才的特征——关于“图书
馆四代人”的探讨[J]. 广东图书馆学刊, 1988(3):
22-29.
[14] 赖嘉梅, 曾海燕. 我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的回
顾与前瞻[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2): 72-75;
83.
[15] 适应四化需要 发展图书馆事业——中央书记
处听取汇报通过《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J]. 湘
图通讯, 1980(4): 1.
[16] 陈峰. 中国儿童图书馆学百年回眸与发展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4(1): 83-86.
[17] 徐雁. 我学图书馆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藏书与读书》编后记(续)[J].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2): 100-104.
[18] 郑莉莉, 罗友松, 王渡江. 少年儿童图书馆学概论[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3.
[19] 吴慰慈, 陈源蒸. 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
中国图书馆学文库》代序[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 39(1): 119-121.
[20] 孟绂. 现代中国儿童图书馆发展概述[J]. 现代情
报, 2003(10): 110-114.
[21] 石宏如. 中法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比较[J]. 图书
馆工作与研究, 2002(1): 68-71.
[22] 沈晓华.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的特点分析[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10(1): 55-56; 64.
[23] 勾学海. 中日儿童图书馆相关组织比较研究[J].
图书馆建设, 2014(1): 86-90.
[24] 孟绂. 论中国少儿图书馆事业及其网络建设[J].
图书馆论坛, 2003(5): 32-34.
[25] 付天松.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著及其被引研
究[D]. 哈尔滨: 黑龙江大学, 2013.
[26] 長倉美恵子. 国際化へと始動した日本の学校図
書館―国際学校図書館協会とその東京大会[J].
カレントアウェアネス, 2016(330): 8-9.
[27] LOWRIE J E, NAGAKURA M. School Librari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SECOND EDITION [M].
London: The Scavecrow Press, Inc, 1991.
[28] 杨沛超, 吴正荆. 盛会空前 任重道远──第62
届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大会综述[J].大学图书
馆学报, 1996(6): 45-48.
[29] 刘嘉, 范并思. “IFLA年”的希望与期待——
1996年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发展综述(上)[J].
图书馆杂志, 1997(1): 9-14.
[30] WU G W, ZHENG L L. Education for librarianship
in China[M]. Washington: Mansell,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