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爱武, 周军, 韩建新. 张琪玉情报语言学思想
研讨会侧记[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4):
129-130.
[ 2 ] 韩建新. 论张琪玉对情报语言学学科建设的贡献[J].
图书馆杂志, 2014, 33(10): 41-48.
[ 3 ] 祝清松, 冷伏海. 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
论文主题识别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1): 39-49.
[ 4 ] 刘盛博, 王博, 唐德龙, 等. 基于引用内容的论文
影响力研究——以诺贝尔奖获得者论文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24): 109-114.
[ 5 ] 廖君华, 刘自强, 白如江, 等. 基于引文内容分析
的引用情感识别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8,
62(15): 112-121.
[ 6 ] 魏杨烨, 孙玉琦, 汪琦凡. 基于引用频次和引
用内容的引文评价分析[J]. 情报探索, 2016(8):
116-120.
[ 7 ] 张思凤, 梁梦丽, 曹高辉. 基于引文的科技文献
主题抽取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7, 40(6):
122-127.
[ 8 ] 杨思洛. 引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 37(3): 108-117.
[ 9 ] 刘光阳.CiteSpace国内应用的传播轨迹——基于
2006-2015年跨库数据的统计与可视化分析[J].
图书情报知识, 2017(2): 60-74.
[10] 张琪玉. 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增强关键词检索功能
的措施[J]. 图书馆杂志, 2001(1): 7-10.
[11] 张琪玉. 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对应转换——情报
检索语言走向自动化之路[J].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6(1): 37-40.
[12] 张琪玉. 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自动标引系统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J]. 图书馆论坛, 1995(6): 3-4; 57.
[13] 张琪玉. 因特网大众分类法——一种独创的
分类法[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1): 4-10.
[14] 张琪玉. 论自由标引[J]. 图书馆学刊, 1995(5): 35-37.
[15] 张 琪 玉 . 论 后 控 制 词 表 [ J ] . 图 书 情 报 工 作 ,
1994(1): 1-4.
[16] 范井思. 论图书馆学学科前沿的转移[J]. 图书馆,
1993(4): 1-5; 33.
[17] 张琪玉. 现代的索引就是数据库[J]. 图书馆杂志,
2001(12): 6-7.
[18] 张琪玉. 网络信息检索用语言的发展趋势[J]. 图
书馆杂志, 2001(3): 5-7; 22.
[19] 张琪玉. 关于《中图法》增加组配成分的可能性
和方法的探索[J].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85(3): 22-38.
[20] 张琪玉. 自然语言检索中各种因素对检索效率的
影响[J]. 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7(5): 2-4.
[21] 张琪玉. 题名关键词与正文关键词检索性能的差
别[J]. 中国索引, 2004, 2(4): 58-59.
[22] 周慧明. 谈体系分类法的改进与发展[J]. 高校图
书馆工作, 1989(3): 24-28.
[23] 皮高品. 评《关于〈中图法〉增加组配成分的可
能性和方法的探索》(3)[J]. 图书馆杂志, 1988(5):
19-24.
[24] 皮高品. 评《关于〈中图法〉增加组配成分的可
能性和方法的探索》(2)[J]. 图书馆杂志, 1988(4):
15-18.
[25] 王崇良, 余朝晖. 张琪玉文献分类学思想理论研
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 39(1): 145-150.
[26] 张琪玉. 知识诚可贵 索引价亦高——简论索引
的功用[J]. 中国索引, 2003(3): 3-4.
[27] 王崇良, 余朝晖. 张琪玉学术思想分期及其研究
特点[J]. 图书馆, 2019(6): 7-14
[28] 叶继元. 从学术规范的视角论“好的学者”与
“好的研究”[N]. 光明日报, 2018-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