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靖. 百年中国历史教育箴言集萃[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12: 19.
[2]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4.
[3] 谢无量. 中国大文学史[M]. 上海: 中华书局, 1940: 41.
[4] 朱星元. 中国文学史外论[M]. 上海: 东方学术社,1935: 79.
[5]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张维翰先生文集: 上册[M]. 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 1986: 2.
[6] 曹旭, 吴承学. 庆祝王运熙教授八十华诞文集[C].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611.
[7] 张三夕. 华中学术: 第3辑[C].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5.
[8] 金启华. 十三部中国文学史简评[N]. 北京: 语文导报, 1985(17).
[9] 贺严. 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书目概述[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2: 181.
[10] 戴燕. 文学史的权力[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
[11] 董乃斌, 陈伯海, 刘扬忠. 中国文学史学史: 第二卷[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3: 35.
[12] 彭玉平. 诗文评的体性[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6.
[13] 周勋初. 周勋初文集: 7[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228.
[14] 龚鹏程. 中国文学史: 下册[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2: 69.
[15] 马端临. 文献通考: 卷二四八经籍考七五[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6672.
[16] 脱脱, 等. 宋史: 卷二〇二艺文一[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5033.
[17] 王应麟. 玉海卷四六[M].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脱脱, 等. 宋史: 卷四四理宗四[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853.
[19] 脱脱, 等. 宋史: 卷四四理宗四[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5: 859.
[20] 王承略, 刘心明.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补萃编: 第二十卷[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545.
[21] 刘向培. 中兴馆阁书目重辑与考述[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