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跃忠. 湖南地方戏剧生存现状探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2, 17(2):153-156.[2] 宋远侠, 黄新德. 戏曲进校园的探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 2011, 14(2):38-39.[3] 刘冠军. 传统戏曲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J].教学与管理, 2014, 4(6):21-22.[4] 高字民. 三大视野中的戏曲进校园——以西北地方戏曲为例[J]. 戏剧艺术, 2012, 6(3):75-81.[5] 王丽丽. 大学生对高雅艺术认知状况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 艺术科技, 2013, 2(4):276.[6] 冯磊, 方汝将.“振兴戏曲”误区探析——兼谈戏曲进校园[J]. 大舞台, 2009, 24(11):53-54.[7] 陈红. 市场导向下地方戏剧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对策——以福清闽剧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2):74-76.[8] 桑艳红. 地方戏剧与文化品牌[J]. 东方艺术, 2005,12(4):62-63.[9] 谢敏婷.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以粤剧为例[J]. 戏剧之家, 2016, 10(2):71.[10] 田华, 余娉. 地方戏剧的生存与发展策略——从第二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说起[J]. 戏剧文学, 2014, 1(8):12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