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建中. 21世纪图书馆新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2] 吴建中. 21世纪图书馆新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3] 周国忠. 敢问路在何方——评《21世纪图书馆新论》[J]. 图书情报工作, 2001(10): 94-95.[4] 邱五芳. 生动的阐述 深刻的思考——读《21世纪图书馆新论(第二版)》[J]. 图书馆杂志,2003(3):80-81, 77.[5] 吴建中. 21世纪图书馆新论[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6] 程焕文, 潘燕桃. 信息资源共享[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2-36.[7] 牛宵. 笔谈: 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 [J]. 图书情报知识, 2007(1):22-24.[8] 林海青. “用户永远都是正确的”值得商榷[J].图书情报知识, 2007(1):20-21.[9] 王世伟. 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知识经济带给图书馆管理的思考之一[J].图书馆杂志, 1999(2):5-6.[10] 新华网. 杭州图书馆十年不拒乞丐被称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EB/OL]. [2016-05-27].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9/10/c_117298834.htm.[11] 魏蕊, 初景利, 王铮, 等. 大英图书馆三十年(1985—2015)战略规划解读[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16-24.[12] The British Library.Living Knowledge: The BritishLibrary 2015-2023[EB/OL]. [2016-05-24].http://www.bl.uk/projects/living-knowledge-the-britishlibrary-2015-2023.[13] State Library New South Wales. Building on theBookends Scenarios [EB/OL].[2016-05-25]. http://www.sl.nsw.gov.au/sites/default/files/building_bookends_scenarios.pdf.[14] 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 深圳市建设“图书馆之城”(2006-2010)五年规划[EB/OL].[2016-05-24].http://www.balib.cn/balib/information/4685.[15] 深圳市文体旅游局. 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6-2020)[EB/OL]. [2016-05-24]. http://www.szwtl.gov.cn/showPinfoPage.action?guid=4bdbadb65201768c015475f340200155.[16] 曲蕴, 金晓明, 宾锋. 上海图书馆“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解读[J]. 图书馆杂志, 2016, 35(1):26-30.[17] 周永红, 陈思. 政府购买图书馆公共服务的背景及实践探索[J]. 图书情报知识, 2015(2):22-27.[18] 何黎明. 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实践及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借鉴意义[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18):42-44, 55.[19] 韩冰, 李晓秋. 内蒙古图书馆“彩云服务”探究[J].图书馆论坛, 2016(3):65-69.[20] Directory of Open Journal[EB/OL]. [2016-05-26].https://doaj.org/.[21]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EB/OL].[2016-05-26]. http://www.opendoar.org/.[22]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books[EB/OL]. [2016-05-26]. http://www.doabooks.org/doab.[23] 涂志芳, 刘兹恒. 美国数字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 图书与情报, 2015(6):47-53.[24] 刘济群. 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读《渐深的鸿沟: 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J]. 图书馆论坛, 2016(1): 127-132.[25] 国际图联. 国际图联战略计划2016-2021(中文版)[EB/OL]. [2016-05-27].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hq/gb/strategic-plan/2016-2021-zh.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