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群义, 侯桂楠, 霍然. 近 10 年国内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统计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2, 56(2): 35-81.[ 2 ] 李长玲, 翟雪梅. 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 情报科学, 2008(1): 73-76.[ 3 ] 付鑫金, 方曙, 庞弘燊. 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情报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分析[J]. 情报科学,2011, 29(11): 1722-1725.[ 4 ] 刘非凡, 李长玲, 魏绪秋. 我国情报学学科主题结构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2): 121-126.[ 5 ] 叶继元. 学术规范通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23.[ 6 ] 李文兰, 杨祖国. 中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J]. 情报科学, 2005, 23(1): 68-70.[ 7 ] 梁立明. 科学计量学: 理论探索与案例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8 ] 钟伟金, 李佳. 共词分析法研究(二)——类团分析[J]. 情报杂志, 2008, 27(6): 141-143.[ 9 ] 赵蓉英, 吴胜男. 基于战略坐标图的我国馆藏资源研究主题分析[J]. 图书与情报, 2013(2): 88-92.[10] Law J, Bauin S, Courtial J P, et al. Policy and the mapping of scientific change: A co-word analysis of research into environmental acidification[J].Scientometrics, 1988, 14(3): 251-264.[11] 冯璐, 冷伏海.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32(2): 88-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