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叶继元 . 学术规范通论 [M]. 2 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9.
[ 2 ] 陈澧 . 引书法示端溪书院诸生[M]// 张舜徽. 文献学论著辑要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51.
[ 3 ] 秦笃辉 . 平书(二册) [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98.
[ 4 ] 罗炳良 . 文史通义(全二册) [M]. 北京:中华书局,2012:519—520.
[ 5 ] 《清华学报》编辑部 . 编辑部启事[J]. 清华学报,1924,1(1).
[ 6 ] 程瀛章 . 引证的写法[J]. 科学,1925,10(12):1463—1467.
[ 7 ] 张素民 . 作文与引证[J]. 自修,1938(18):1—2.
[ 8 ] 胡绳 . 谈文句的引用[J]. 读书月报,1940,2(2):3.
[ 9 ] 严耕望 . 治史三书[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79.
[10] 中国科学社 . 例言[J]. 科学,1915,1(1):2.
[11] 《法政学报》编辑部 . 本报投稿简章[J]. 法政学报,1919,1(10):1.
[12] Connors R J. The rhetoric of citation systems,part II:competing epistemic values in
citation[J].Rhetoric Review,1999,17(2):224.
[13] 管锡华 . 中国古代标点符号史[M]. 成都:巴蜀书社,2002.
[14] 胡适 . 论句读和文字符号[J]. 科学,1916,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