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urdick A, Drucker J, Lunenfeld P, et al. Digital
humanities[M]. Cambridge: MIT Press, 2012: 141.
[ 2 ] 徐力恒, 陈静. 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N]. 社
会科学报, 2017-08-24.
[ 3 ] 练靖雯, 王筱纶, 赵宇翔. 数字人文学者的技术就
绪度调研及数字赋能策略[J]. 图书馆论坛, 2019,
39(11): 1-13.
[ 4 ] 方诚峰.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数据库(CBDB) [J]. 国
际汉学研究通讯, 2010(2): 285-298.
[ 5 ] 潘威, 孙涛, 满志敏. GIS进入历史地理学研究
10年回顾[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2, 27(1):
11-17.
[ 6 ] Sturgeon D. Chinese Text Project: a dynamic digital
library of premodern Chinese[J]. 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 2019.
[ 7 ] 陈佩辉. 人文数据库建设中人文学者何为——以
《全宋文》墓志铭亲属信息提取为例[J]. 图书馆
论坛, 2019, 39(5): 17-23.
[ 8 ] Chen J W, Borovsky Z, Kawano Y, et al. The Shishuo
xinyu as Data Visualization[J]. Early Medieval
China, 2014, 2014(20): 23-59.
[ 9 ] 刘京臣. 大数据视阈中的明清进士家族研究——
以CBDB、中华寻根网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6(4): 96-108.
[10] 向帆, 朱舜山. 中国家谱树的绘制实验报告——
基于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的视觉化实践[J].
装饰, 2018(10): 90-93.
[11] 钱超峰, 杜德斌. 北宋官僚家族网络的空间结构
及其演化: 基于CBDB和CHGIS的考察[J]. 历史地
理研究, 2019, 39(2): 83-94.
[12] 苏基朗, 林珲, 谭家齐, 等. 晚明至清中叶大松江
地区棉纺织业研究项目地理讯息系统数据库
[EB/OL]. [2020-02-21]. http://www.iseis.cuhk.edu.
hk/songjiang/.
[13] 谭家齐. 让电子地图诉说地方史[M]//人文讲堂丛
书编辑委员会. 图像中的历史世界. 香港: 三联书
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2.
[14] 魏希德, 徐力恒. 唐宋史研究中的数字化语文学[J].
唐宋历史评论, 2017(1): 3-19.
[15] 徐力恒. 唐代人物资料的数据化: 中国历代人物
传记资料库(CBDB)近年工作管窥[J]. 唐宋历史评
论, 2017(1): 20-32.
[16] Parker. GIS and Spatial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Coding, Mapping, and Modeling[M].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17] 夏翠娟. 中国历史地理数据在图书馆数字人文项
目中的开放应用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2): 40-53.
[18] 廖泫铭, 范毅军. 中华文明时空基础架构: 历史学
与信息化结合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应用[J]. 科研信
息化技术与应用, 2012, 3(4): 17-27.
[19] University Y. The ten thousand rooms project[EB/OL].
[2019-08-07]. https://tenthousandrooms.yale.edu/.
[20] 李友仁, 宋迎春. 北美与西欧的数字人文中国研
究状况论析[J]. 山东社会科学, 2018(7): 54-58.
[21] 王小红, 科林·艾伦, 浦江淮, 等. 人文知识发
现的计算机实现——对“汉典古籍”主题建
模的实证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4):
50-58.
[22] Allen Colin, Luo Hongliang, Murdock Jaimie, et al.
Topic Modeling the Hàn di?n Ancient Classics
(汉典古籍)[J/OL]. Journal of Cultural Analytics,
2017. [2020-01-21]. https://www.researchgate.net/
publication/339081933_Topic_Modeling_the_Han_
dian_Ancient_Classics_handianguji.[23] 陈静. 复数的数字人文——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数
字人文[J]. 中国比较文学, 2019(4): 14-28.
[24] 赵生辉, 朱学芳. 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中心建设初
探[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6): 64-69.
[25] 金玲娟, 韩玺.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调
查研究[J]. 图书馆, 2018(6): 61-67.
[26] 朱华顺. 美国图书馆数字人文案例研究及启
示——以布朗大学、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例[J]. 国
家图书馆学刊, 2016, 25(6): 58-63.
[27] 田燕飞, 盛小平.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人文服
务研究及启示[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9(8):
32-40.
[28] Library S U. Palladio[EB/OL]. [2020-02-11]. https://
library.stanford.edu/projects/palladio.
[29]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LDC(语言数据联盟)
[EB/OL]. [2019-08-23]. https://www.ldc.upenn.edu/.
[30] 夏翠娟, 张磊, 贺晨芝. 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
字人文项目建设: 方法、流程与技术[J]. 图书馆
论坛, 2018, 38(1): 1-9.
[31] 张磊, 夏翠娟. 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开放数据
服务研究——以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应用开发
竞赛为例[J]. 图书馆杂志, 2018, 37(3): 33-38.
[32] 周谦豪, 戴泽钒, 朱奕帆, 等. inBooks数字人文工
具的设计与实现——基于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
的微信小程序[J]. 图书馆杂志, 2019, 38(2): 41-48.
[33] 刘 洪 , 肖 鹏 . “ 期 待 膨 胀 期 ” 的 数 字 人 文 研
究——《图书馆论坛》“数字人文”栏目的回
望与展望[J]. 图书馆论坛, 2019, 39(1): 40-45.
[34] 聂娜. 音韵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总体分析[M]//中
国音韵学研究会. 中国音韵学——中国音韵学研
究会南昌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南昌: 江西
人民出版社, 2010.
[35] 刘炜, 叶鹰. 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
讨[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5): 32-41.
[36] 聂娜. 雅柯布森音位区别特征学说的数学建模[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429-432.
[37] 聂娜. 数学与音韵学的会通——数学方法在音
韵学研究中的应用[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