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范并思.“以效率为核心”与图书馆学研究[J].图书馆杂志, 1996(4):36. [ 2 ] 袁海, 周哓唯. 我国公共图书馆效率动态变化——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 图书馆建设, 2011(8):77-81. [ 3 ] 张香芹. 高校图书馆改革与效率原则[J]. 河北科技图苑, 1996年增刊(第1辑):50-51. [ 4 ] 肖燕编译. 美国图书馆效率研究一瞥[J]. 图书馆学研究, 1982(6):55-59. [ 5 ] 姚倩. 浅析图书馆管理活动中的效率评价[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998(4):6-8. [ 6 ] 方小苏. 图书馆馆藏资源配置的效率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05(7):91-93. [ 7 ] 李建霞.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5):121-126. [ 8] 刘迅. 提高公共图书馆效率[ J ] . 图书馆建设,1982(1):14-17, 48. [ 9 ] 赵连生. 图书馆的工作效率[J]. 黑龙江图书馆,1988(2):65-66. [10] 马应彪, 韩喜运. 一门研究图书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图书馆工效学[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88(4):31-33, 7. [11] 王永希. 图书馆综合效率的一种比较方法——效率指数比较法[J]. 图书情报工作, 1990(4):21-25. [12] 王源, 秦聿昌. 计算机与图书馆工作的效率[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990(1):26-28. [13] 李旭红. 一个检测学校图书馆投资效率的动态模型——IE 图[J].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4(3). [14] 段小虎, 张梅.效率优先与平等优先——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冲突[J]. 图书情报工作, 2006(2):55-58. [15] 席涛. 公共图书馆的效率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07(2):8-13. [16] 方小苏.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图书馆服务机制构建[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2007(5):18-21, 61. [17] 邱西西. 图书馆服务效率与平等协调发展探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08(2):28-30. [18] 杨衍.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5):69-72. [19] 郑新, 秦杰. 图书馆资源配置中的浪费问题[J]. 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6(3):67-68. [20] 牛勇平. 关于公共图书馆效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 图书馆杂志, 2012(2):5-10. [21] 方世敏.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J].现代情报, 2010(7):42-45. [22] 马费成. 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率——以书刊为例的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3(4):5-9. [23] 李桂华, 彭文凤, 郭桑. 图书馆服务制度建设任务分析: 基于关键事件分析法[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4):50-59. [24] 刘宇红. 浅议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工作效率的路径[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1):134-136. [25] 顾立平. 提升电子书使用效率的图书馆服务——让读者不用等待的服务[ J ] . 图书馆杂志,2010(4):25-29. [26] 冯军, 祁钟林, 于延萍.提升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效率浅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0(7):104-107. [27] 徐红. 提高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效率研究[J]. 图书情报论坛, 2009(1):32-34. [28] 熊欣欣. 试谈如何提升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质量与效率[J]. 新世纪图书馆, 2009(1):36-38. [29] 夏荣慧. 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效率分析——以广西图书馆为例[ J ]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1):277-279, 283. [30] 李娟娟, 周宁丽. 基于咨询记录的实时咨询服务效率分析——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10):90-93. [31] 李高峰.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图书馆效率评价方法的修正与调适[J]. 图书馆建设, 2011(6):77-79. [32] 白首晏. DEA方法在高校图书馆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 情报杂志, 2002(6):17, 16. [33] 范红霞, 刘泽隆. 高校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测定的DEA模型分析[J]. 情报杂志, 2008(4):157-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