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翠娟, 张磊. 关联数据在家谱数字人文服务中的应用[J]. 图书馆杂志, 2016, 35(10): 26-34.
[ 2 ] 朱本军, 聂华. 跨界与融合: 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首届北京大学“数字人文论坛”会议综述[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 34(5): 16-21.
[ 3 ] Organisciak, Alanbilansky, Aden, et al. Howdo you define Humanities Computing / DigitalHumanities?[EB/OL]. [2017-09-16]. http: //www.artsrn. ualberta. ca/taporwiki/index. php/How_do_you_define_Humanities_Computing_/_Digital_Humanities%3F.
[ 4 ] 中国知网. 中国精品文化期刊文献库[OL]. [2018-08-18]. http: //kns. cnki. 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U.
[ 5 ] 中国知网. 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OL].[2018-08-18]. http: //kns. cnki. 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V.
[ 6 ] 赵文友, 林世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以“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的古籍数字化工作[J]. 新世纪图书馆, 2018(3): 12-15.
[ 7 ] 夏翠娟, 林海青, 刘炜. 面向循证实践的中文古籍数据模型研究与设计[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43(6): 16-34.
[ 8 ]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OL]. [2018-08-17]. http: //sg. library. sh. cn/mrsg/home/index.
[ 9 ] 王平, 皮介郑, 郝春云, 等. “数字敦煌”建设方案设计[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6(11): 21-25, 90.
[10] 刘挺, 车万翔, 李正华. 语言技术平台[J]. 中文信息学报, 2011, 25(6): 53-62.
[11] 王陆. 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工具及分析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 2009(4): 95-100.
[12] 王佳果, 王尧. 基于NVivo软件的互联网旅游文本的质性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肇兴的旅游者文本为例[J]. 旅游论坛, 2009, 2(1): 30-34.
[13] 李广华. 面向OCR识别文档的蒙古文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 2013.
[14] 王兆鹏. 建设中国文学数字化地图平台的构想[J].文学遗产, 2012(2): 131-133.
[15] 胡芳槐. 基于多种数据源的中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D].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 2015.
[16] 孙建军. 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展[N].光明日报, 2014-07-07(011).
[17] 工程科教图书知识服务系统. 阅读增强[EB/OL].[2018-08-18]. http: //ebs. ckcest. cn/Engineering/readEnhancement. html.
[18] 范并思.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 基础理论问题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5): 4-13.
[19] 杨柳, 郭妮. 法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启示[J]. 图书情报知识,2013(2): 119-124.
[20] 邱均平, 楼雯, 曾元祥, 等. 我国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4, 58(5): 22-28.
[21] 柴阳丽, 陈向东, 李玉. 社会性交互对在线阅读的影响——基于“微信读书”的调查[J].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4): 90-100.
[22] 谢湖伟, 王卓, 孙悦. 时空压缩理论视角下数字社会化阅读趋势研究——以社会化阅读App“微信读书”为例[J]. 出版科学, 2017, 25(5): 62-67.
[23] 胡爱民. 数字人文背景下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服务转型及实现路径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5): 49-52, 63.
[24] 杨琬. 数字人文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品质提升策略[J]. 图书馆学刊, 2017, 39(12): 89-93.
[25] 凌欢. “数字人文”背景下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 办公室业务, 2017(17): 159-160[26] 陈冬阳. 基于数字人文的图书馆空间再造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 30(5): 103-106.
[27] 王天泥.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J]. 图书与情报, 2016(6): 83-86.
[28] 朱玉强. 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以排架游戏为例[J]. 图书馆论坛, 2017,37(7): 132-138.
[29] 龙政.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推荐前台设计与实现[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8): 71-73.
[30] 陈晨健. 基于RFID及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智慧化探索[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10): 75-77, 83.
[31] 中国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服务宣言[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6): 5.
[32] 荆涛, 王仲.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与展望[J]. 计算机工程, 2003(2): 1-2, 80.
[33] 孙镇, 王惠临. 命名实体识别研究进展综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0(6): 42-47.
[34] 杨锦锋, 于秋滨, 关毅, 等. 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和实体关系抽取研究综述[J]. 自动化学报,2014, 40(8): 1537-1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