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URCIOS M E, AGARWAL N K, WATKINS L. How Much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terature Qualifies as Research?[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4, 40(5): 473-479.[ 2 ] 王子舟. 田野调查: 人类学方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4, 40(6): 12-21.[ 3 ] 白崇远. 1984~1994年《图书情报工作》论文研究方法统计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1996, 40(4):17-20.[ 4 ] 唐果媛, 张薇. 国内外共词分析法研究的发展与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22): 138-145.[ 5 ] 邹菲.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 2004.[ 6 ] CHANG Y W. Tracking Scientometric Research in Taiwan Using Bibliometric and Content Analysis[J].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tudies, 2012,10(2): 1-20.[ 7 ] ALMEIDA-FILHOl N, KAWACHI I, FILHO A P, et al. Research on health inequalitie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bibliometric analysis (1971-2000)and descriptive content analysis (1971-1995) [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3, 93(12):2037-2043.[ 8 ] 卿家康. 漫话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86, 8(4): 30-35.[ 9 ] 龙叶, 白庆珉. 1989-2006年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现代情报, 2008, 27(4): 5-10, 4.[10] 王兴成. 系统方法初探[J]. 哲学研究, 1980, 15(6):35-42.[11] 乔好勤. 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 1983, 8(1): 54-62.[12] 宋歌. 社会网络分析在引文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14): 16-19.[13] 沙勇忠. 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0, 8(1): 12-16.[14] 俞传正. 论科学哲学对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的影响[J].情报杂志, 2005, 24(3): 11-13.[15] 邱景华. 哲学方法: 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J]. 图书馆杂志, 2011, 30(1): 2-6.[16] 李广建.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J]. 图书情报知识, 1986, 4(2): 2-5.[17] 缪其浩“. 内容分析”技术评述[J]. 情报科学,1986, 4(4): 69-73.[18] 孙瑞英, 毕强. 内容分析法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趋势分析[J]. 情报科学, 2005,23(1): 148-152.[19] 林强. 基于报纸报道内容分析图书馆形象问题[J].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1, 31(4): 32-33. [20] 苏芳荔. 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 2013, 32(1): 73-76, 91.[21] 苏芳荔, 孙建军. 引用认同分析: 引文分析的新视角[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 33(10): 1-3.[22] 周春雷. 引荐分析法: 一种新的引文分析法[J]. 情报学报, 2010, 29(4): 671-678.[23] 李晓丽, 黄敏, 莫冰. 视线跟踪法——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新方法[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 31(8): 25-29.[24] 王曰芬, 路菲, 吴小雷. 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比较与综合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5, 49(9):72-75.[25] 邱均平, 王曰芬, 等. 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08.[26] 叶鹰, 金武刚, 刘青华. 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导引[J].图书馆, 2008(1): 2-3.[27] 高淑琴, 罗金增. 论质性研究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J]. 图书馆学研究, 2010, 32(12):2-4.[28] 郑学军, 李景凯. 混合方法研究对图书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 34(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