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兴伊.《回回药方》——西域民族医学方书之集大成者[J]. 医古文知识,2005,22(4):44—45.
[ 2 ] 陈垣. 元西域人华化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7.
[ 3 ] 杨丽娟,何婷,徐静,等.《回回药方》研究概述[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2):435—438.
[ 4 ] 王锦,王兴伊.《回回药方》研究进展[J]. 回族研究,2013,23(4):5—16.
[ 5 ] 岳家明. 回回药方初探[J].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5(3):108—112.
[ 6 ] 范行准. 中国医学史略[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151.
[ 7 ] 冯家升. 从历史上看阿拉伯与中国的友好关系[N]. 光明日报,1955—06—09.
[ 8 ] 冯增烈. 校点本《回回药方》前言[J]. 回族研究, 1991,1(1):81—88.
[ 9 ] 宋岘. 回回药方考释(上)[M]. 北京:中华书局, 2000.
[10] 高如宏.《 回回药方》梳理[M]. 银川:阳光出版社,2014.
[11] 回回药方[M].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12] 回回药方[M]// 清真大典:第20 册. 合肥:黄山书社,2005:477-961.
[13] 惠宏,邱鹏飞. 回回药方校笺[M]. 银川:阳光出版社,2013.
[14] 牛阳.《回回药方》研究[M]. 银川:阳光出版社, 2010:62.
[15] 薛清录.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M].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1:217.
[16] 薛清录.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71.
[17] 诸国本. 中国民族医药散论[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465.
[18] 刘东. 元朝北京地区民族医学史研究[D].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45.
[19] 马钦,陈少华,赵可琢,等. 官修方书对《回回药方》编纂成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3, 20(4):130—134.
[20] 翁连溪.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M]. 北京:线装书局,2005:852.
[21] 陈露露.《普济方》及其引书考[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23:16.
[22] 王超明. 明代《普济方》的编辑特色[J]. 编辑之友,2004(4):73—75.
[23] 犬卷太一.《圣济总录》文献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4.
[24] 刘迎胜.《回回药方》与中国穆斯林医药学[J]. 新疆社会科学,1990(3):92—105.
[25] 于文忠.《回回药方》初探[J]. 新疆中医药, 1986,6(2):5;39—42.
[26] 《传世藏书· 子库· 医部》编委会. 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 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4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