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R].Washington,DC:National
Commission On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
[ 2 ] 龙凤姣. 信息素养教育概念及其形态的历史演变[J]. 情报探索,2009(4):23—25.
[ 3 ] 熊扬华. 浅议企业经营者市场信息素养[J]. 江西社会科学,1989(1):53—54.
[ 4 ] 江乃武,罗丽.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开设情况调查报告[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1):9—15.
[ 5 ] 潘燕桃,班丽娜. 从全民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重大飞跃[J]. 图书馆杂志,2022,41(10):4—9.
[ 6 ] 欧阳康. 溯历史之源,启复兴新篇[N]. 光明日报,2022-09-14(2).
[ 7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 2019[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 8 ] 敬卿,龚晓林,范真祥. 走向深入走向辉煌——近年来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综述[J]. 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1):52—56.
[ 9 ] 敬卿,王群. 从文献检索教育到面向知识创新的变革——近十年来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5):3—8.
[10] 张静. 从1984—2003 年论文统计看我国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发展[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80—82.
[11] 樊萍,李志涛. 从1990 ~ 2007 年论文统计看我国高职高专文献检索课的发展[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6):95—98.
[12] 屈兴豫. 近年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述评[J]. 图书馆学研究,2014(22):10—12.
[13] 葛敬民. 文献检索课开设30 年的回顾[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4):98—102.
[14] 王妙娅. 近十年信息检索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述评[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2):10—14.
[15] 来新夏. 一件值得回忆的往事——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开设[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12—13.
[16] 肖自力. 关于文献检索课的缘起[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2,40(5):101—103.
[17] 杜桑海,陈英. 四川省高校文献检索课的起步发展与前景[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22—23;17.
[18] 张怀涛,慎明旭,岳修志,等. 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对策[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3):81—85.
[19]
陈刚,谢佩宏. 信息社会还是数字社会[J]. 学术界,2020(5):93—102.
[20] 周恩来.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R].1956.
[21] 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 明确图书馆的方针和任务,为大力配合向科学进军而奋斗[R].1956.
[2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干部进修学院. 图书情报工作文献选编[G]. 1981:229—233.
[23] 佚名. 江苏省关于积极改进图书馆工作为科学研究服务的规划[J]. 图书馆学通讯,1957(1):32—34.
[2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技信息事业55 年[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25] 柯平,张颖. 呼唤21 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J]. 图书馆,2022(10):1—7.
[26]
陈光祚. 丛中笑——我与《文献检索课》的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16—17.
[27]
李凡. 国家图书馆参考工作史研究[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148—149.
[28] 甘肃省情报研究所. 甘肃省情报所和甘肃省图书馆联合成立科技文献检索室[J]. 科技情报工作,1965(2/3):38—39.
[29]
黄钰生. 科技文献检索室:我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一种尝试[J]. 图书馆,1963(4):5—7.
[30]
张敬斋. 湖南医学院图书馆的工具期刊介绍工作[J]. 图书馆学通讯,1964(4):41—43.
[31]
天津市人民图书馆. 天津市人民图书馆开展为读者服务工作[J]. 图书馆,1963(4):7.
[32] 谢天吉. 开展文献检索服务促进教学科研发展[J]. 图书馆学通讯,1982(1):47—51.
[33]
吉林医科大学图书馆. 边做边学,对准需要,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书目服务工作[J]. 图书馆学通讯,1962(1):8—22.
[34]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科技报告中的文献检索工具书展览[J].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64(10):47.
[35] 范铮. 全国大学机电系统文献课教学情况[J]. 津图学刊,1991(3):75—95.
[36]
韩永进. 中国图书馆史:现当代图书馆卷[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37] 陈源蒸,张树华,毕世栋. 中国图书馆百年纪事1840—2000[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194—195.
[38]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迈向世界的中国科技[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76.
[39] 谭宗级,叶心瑜,柳建辉,等.1949—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 第4 卷 改革开拓(1977—1998)下[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62.
[40]
王振东. 谈谈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书的宣传[J]. 图书馆学刊,1981(2):45.
[41] 葛冠雄,王丽娟. 文献情报利用辅导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 图书馆学通讯,1980(3):62—68.
[42]
黑龙江省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办公室. 黑龙江省图书馆协作委员会举办科技文献检索学习班[J].黑龙江图书馆,1978(4):32.
[43] 范波澜. 吉林省农业科技情报总站举办农业科技文献检索讲习班[J]. 现代情报,1982(6):37.
[44] 潘树广. 六年来讲授文献检索课的回顾[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3(10):31—33.
[45]
杜桑海. 理工科高等学校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的实践与探讨[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3(10):26—30.
[46]
潘树广. 大学开设文献检索课确有必要,亦有可能[N]. 人民日报,1981-08-25(3).
[47] 刘毅夫. 建议高等院校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N].人民日报,1981-08-25(3).
[48] 肖自力. 岁月悠悠 事业千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7—9.
[49]
李晓明. 我所经历的文献检索课[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4):3—6.
[50]
李晓明. 秘书处在京开会研究“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有关问题[J]. 大学图书馆通讯,1983(9):7—8.
[51]
国家体委科教司. 现行高等体育教育文件选编 1980—1992[M].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3:177—178.
[52]
金国庆. 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J]. 图书情报工作,1995(6):5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