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脱脱. 宋史[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2 ] 徐松. 宋会要辑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7.[ 3 ] 马端临. 文献通考[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681.[ 4 ] 王圻. 续文献通考[M]. 北京: 现代出版社, 1991:1620.[ 5 ] 佚名. 宋大诏令集[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491-492.[ 6 ] 李焘. 续资治通鉴: 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3册[M].济南: 齐鲁书社, 1997: 142.[ 7 ] 礼部太常寺. 中兴礼书: 续修四库全书第822册[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81.[ 8 ] 陈均.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M]. 北京: 中华书局,2006: 683.[ 9 ] 顾吉辰. 宋史考证[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 271.[10] 陈垣. 廿二史朔闰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134-135.[11] 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 台北: 文海出版社, 1980: 1832.[12] 熊克. 中兴小纪: 丛书集成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36: 135.[13]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2:4000.[14] 彭百川. 太平治迹统类: 四库全书第408册[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170.[15] 王应麟. 玉海[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1426.[16] 佚名. 宋史全文[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26.[17] 欧阳修. 太常因革礼[M]. 宛委别藏本, 607.[18] 赵汝愚. 宋朝诸臣奏议[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936.[19] 王云海. 宋会要辑稿考校[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