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严栋.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学刊,2010(7): 8-10.[ 2 ] 陈鸿鹄. 智能图书馆设计思想及结构初探[J]. 现代情报, 2006, 26(1): 116-118.[ 3 ] 董晓霞, 龚向阳, 张若林, 等. 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和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1(2):76-80.[ 4 ] 李家清. 知识服务的特征及模式研究[ J] . 情报资料工作, 2004(2): 16-18, 8.[ 5 ] 黄幼菲. 公共智慧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高级阶段[J]. 情报资料工作, 2012(5): 83-88.[ 6 ] 乌恩. 智慧图书馆及其服务模式的构建[J]. 情报资料工作, 2012(5): 102-104.[ 7 ] M. A. Goncalves. Streams Structures, Spaces,Scenarios, and Societies(5S): A Formal Digital Library Framework and Its Applications[D]. Virginia:Virginia Tech, Blacksburg, 2004.[ 8 ] Dagobert Soergel . DELOSDL . Reference Model[EB/OL]. [2012-05-20]. http: //www. delos info/ Reference Model.[ 9 ] Sándor Darány, Peter Wittek, Milena Dobreva. Toward a 5M model of digital libraries [C]//Proceedings for Digital Librarie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urfers Paradise Gold Cosat Australia, 2010.[10] 张贺. 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流通系统[J].图书馆学刊, 2011(6): 114-116.[11] 黄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内容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3): 51-55.[12] 夏桢.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图书馆智能化中的应用[J].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3(5): 49-51.[13] 李东旭, 江澄, 刘海峰. 体感技术驱动下的图书馆应用平台架构创新与体验革命[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5): 12-17.[14] 陈臣.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体系构建[J]. 情报资料工作, 2013(6): 75-79.[15] 黎春兰, 邓仲华. 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J]. 图书馆杂志, 2014(5): 68-75.[16] Jay Jordan.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s in the Cloud: More Reality Than Dream[EB/OL]. [2011-01-09]. http: //www. oclc. org.[17] 康晓丹. 构建第三代图书馆的技术思考——以上海大学图书馆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4,32(1): 78-82.[18] 马晓亭, 李凌.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隐私保护策略[J]. 现代情报, 2014(3): 60-62.[19] 易斌. 高校图书馆读者隐私保护现状实证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3(5): 6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