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连红. 基于信息流的个性化服务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2 ] 秦光洁, 张颖. 基于综合兴趣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09, 35(17): 81-83.[ 3 ] 刘飞飞. 基于多目标优化聚类的数字图书馆协同过滤推荐系统[J]. 图书情报工作, 2011, 55(7):111-113.[ 4 ] 刘春, 梁光磊, 谭国平. 基于用户兴趣变化融合的个性化推荐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3,34(8): 2944-2950.[ 5 ] 秦铁辉. 嵌入性理论对情报学研究的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 2009(12): 1-3.[ 6 ] 郑运刚, 马建国. 基于分类的用户兴趣漂移模型[J]. 情报杂志, 2008(1): 37-38.[ 7 ] 伍大清, 阳小华, 马家宇, 等. 基于隐式反馈的用户兴趣漂移方法[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0,27(9): 88-90.[ 8 ] 石季辉, 于长锐, 刘兰娟. 网络社区用户兴趣挖掘的数据预处理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33(9): 101-106.[ 9 ] 熊拥军, 张建中, 袁小一, 等.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与实践——基于新型决策支持系统[M].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2.[10] 余侠, 朱林. 根据用户反馈建立和更新数字图书馆用户兴趣模型[J]. 情报科学, 2004(11): 21-22.[11] 黄晓斌, 夏明春, 叶楚璇. 数字图书馆信息过滤系统初探[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6): 6-10.[12] 盛小平. 图书馆客户知识管理模式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08(4): 22-24, 69.[13] Science Staf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Science Special Issue: Dealing with Data, 2011(331):692- 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