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小澜, 贾晓东. OPAC的发展及其功能实现的探讨[J]. 图书馆论坛, 1999(6):35-37.[ 2 ] 乔欢, 刘漫, 陈志新. OPAC历史沿革及其发展趋势[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6(4):5-9.[ 3 ] 胡小菁. 论新一代OPAC的理念与实践[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5):67-75.[ 4 ] 钱文丽, 李亮先.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OPAC系统比较评价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0(4):75-77.[ 5 ] 毛军. 分类法在OPAC中的应用[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4):14-16.[ 6 ] 董素音,丁琳. 《中图法》电子版在O P A C分类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04(6):69-71.[ 7 ] 欧阳剑. 网上书店图书主题分类导航在OPAC中的应用实验[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9(9):86-90.[ 8 ] 朱茗. 图书馆OPAC功能改进之探讨[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3):66-70.[ 9 ] 黎邦群. OPAC书目纠错功能的设计与实现[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2(1):59-77.[10] 黎邦群. 基于主题词表的OPAC检索提示[J]. 图书馆杂志, 2014(3):24-30.[11] 黎邦群. 基于数据特征的OPAC简单检索及检索建议[J]. 图书馆论坛, 2012(1):65-68.[12] 周虹, 张蓓, 窦天芳, 等.清华大学图书馆OPAC书封服务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8):84-87.[13] 朱茗. 再探图书馆OPAC功能完善举措[J]. 图书馆建设, 2012(8):18-20.[14] 李田章. 基于Mashup模式的OPAC资源整合——以整合豆瓣网图书封面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11(10):119-121.[15] 朱丽君, 亢琦, 代学冬. 手机QR码在OPAC馆藏目录检索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以“211”工程院校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20):61-66.[16] 刘丹. QR码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2(3):53-58.[17] 胡小菁. OPAC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探析[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1(4):26-29.[18] 奉国和, 黄家兴.基于Hadoop与Mahout的协同过滤图书推荐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18):116-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