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仲林, 赵晓春. 跨学科研究: 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22(6):105-109.[ 2 ] 陈其荣.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J].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16(5): 48-62.[ 3 ] 邱均平, 瞿辉, 罗力. 基于期刊引证关系的学科知识扩散计量研究——以我国“图书馆、情报、档案学”为例[J]. 情报科学, 2012, 30(4): 481-485, 491.[ 4 ]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文津搜索《中医经典必读》[EB/OL]. http://www.nlc. gov. cn/.[ 5 ] 方红玲. 《眼科新进展》2006-2009年高被引论文分析[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 19(11):78-81.[ 6 ] 聂兰英. 我国骨科学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2, 23(4): 581-584.[ 7 ] 莫金余, 邓瑶, 李健. 2005-2012年血吸虫病相关高被引论文分析[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 26(1): 16-21.[ 8 ] 戴丽琼, 夏庆民, 应倩. 《中国肿瘤》2001-2010年高被引论文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 22(13): 95-98.[ 9 ] 戴丽琼. 2 0 0 6 - 2 0 1 0年《中国肿瘤》高被引论文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2, 28(5):392-396.[10] 耿海英, 肖仙桃. 国外共引分析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情报杂志, 2006, 25(12): 68-69, 72.[11] Chen C. CiteSpaceⅡ: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359-377.[12] 胡泽文, 孙建军, 武 夷山. 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3): 131-137, 84.[13]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242-253.[14] 魏建香. 学科交叉知识发现及可视化[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5] 闵超, 孙建军. 学科交叉研究热点聚类分析——以国内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4, 58(1): 109-116.[16] 闵超, 孙建军. 基于关键词交集的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分析——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J]. 情报杂志, 2014, 33(5): 76-82.[17]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EB/OL]. http://www. ztflh. 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