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EB/OL]. [2024-03-20].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5/22/content_ 5691759.htm.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EB/OL]. [2024-03-20]. 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
5592681.htm?eqid=9bb919dd00014d6d0000000 364953b44.
[ 3 ] 姜爱蓉,王平,郑小惠. 分布异构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趋势——MetaLib & SFX 综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4(4):1–5;62.
[ 4 ] 姜爱蓉. 数字资源整合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J]. 图书馆杂志,2006(12):14–18.
[ 5 ] 管永昌. 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9):83–86.
[ 6 ] 李书宁,王涛.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展热点与趋势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1(6):66–70;75.
[ 7 ] 孙蕊. 我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1): 141–144.
[ 8 ] 孙雨生,仇蓉蓉,黄传慧,等. 国内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主题演化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8):41–47.
[ 9 ] 王晰巍,贾若男,王铎,等. 图书情报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0–80.
[10] 孙鸿飞,张海涛. 基于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的国内外大数据领域研究动态研究[J]. 情报科学, 2018,36(11):169–176.
[11] 范晓春,李婷婷,孙玉姣. 区块链在图情档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38(6):163–169.
[12] 叶英平,蓝东婵,周昕. 国内图书馆用户画像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 情报科学, 2023,41(10):164–176.
[13] 李俊炀,彭国超,张宁. 图情领域虚拟现实研究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分析[J]. 图书馆建设,2023(4): 88–99.
[14] 刘莉,王怡,邵波. 机器翻译在图书馆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趋势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2021(24): 2–8;41.
[15] 邵必林. 知识图谱视角下我国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研究趋势分析[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2): 88–98.
[16] 徐芳,贺亚娟,杨丽萍. 国内移动阅读的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与发展趋势[J]. 新世纪图书馆, 2019(8):66–70;75.
[17] 刘炜,刘圣婴. 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初探[J]. 图书馆建设,2018(4):91–95.
[18] 陈涛,刘炜,单蓉蓉,等. 知识图谱在数字人文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6): 34–49.
[19] 钱丹丹,王丽华,刘炜. 元宇宙图书馆智慧生态系统构建与典型应用探索[J]. 图书馆建设,2023(4): 59–66.
[20] 沈奎林,邵波,陈力军,等. 基于超高频RFID 的图书盘点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J]. 图书馆学研究,2016(7):24–28.
[21] 单轸,邵波. 国内图书馆领域用户画像研究的冷思考:困境与出路[J]. 图书馆学研究,2019(5): 8–13;30.
[22] 刘泽,邵波,王怡. 数据驱动下图书馆智慧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 46(5):176–184.
[23] 李沅洁,邵波. 智慧图书馆十年实践研究:进展、困境与出路[J]. 图书情报工作,2023,67(24): 135–148.
[24] 吴瑞鹏,李勇男,刘帅,等. 基于DTM 的美国人工智能战略热点主题及演化分析[J]. 情报杂志,2023,42(12):134–143.
[25] 邱均平,胡博,徐中阳,等. 基于DTM 模型的国内外话语权研究主题挖掘及比较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46(2):24–34.
[26] 朱彦君,董同强,马秀峰. 基于中文文本类别信息的主题生成模型构建研究[J]. 情报科学, 2024,42(4):36–42.
[27] 阮光册,周萌葳. 基于Sentence-BERT
的专利技术主题聚类研究——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J]. 情报杂志,2024,43(2):110–117.
[28] 李秀霞,邵作运. 引文分析与内容分析融合的知识发现[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2: 117–118.
[29] 罗文荣,莫翔伶. 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的实践方式[J]. 图书馆杂志,2004(2):13–15;12.
[30] 宗威,吴锋.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质量的挑战[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5): 38–43.
[31] 董同强,吴运明. 元宇宙赋能图书馆智慧转型: 机理、隐忧与出路[J]. 图书馆学研究,2023(7): 29–33;15.
[32] 张建民. 图书馆信息服务用户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05(6):231–232;285.
[33] 赵瑞雪,鲜国建,寇远涛,等. 大数据环境下的农业知识发现服务探索[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6(9):28–33.
[34] 蔡迎春.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图书馆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以“民国时期文献目录数据平台” 为例[J]. 图书馆建设,2018(7):31–36;41.
[35] 黄晓斌,夏明春. 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整合[J]. 图书情报工作,2005(1):56–59;89.
[36] 付跃安,黄晓斌.
OverDrive 图书馆移动阅读解决方案及其特点[J]. 图书馆杂志,2012,31(2): 64–68.
[37] 张郁松,杜景林. 基于超高频RFID 的图书馆智能书架方案研究与设计[J]. 图书馆杂志,2014, 33(12):87–93;103.
[38] 张鹏. 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重新定义图书馆用户服务[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4(2): 123–129.
[39] 方建军,张晔. 图书馆图书自动存取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J]. 图书馆建设,2012(7):79–83.
[40] 潘鹏程. 图书馆智能咨询系统模型构建[J]. 图书馆学研究,2010(12):82–84.
[41] 周和玉,王华伟,郏林,等.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辅助科技创新平台设计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2,32(6):65–68.
[42] 钟欢,王天一,马秀峰. 用户需求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学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 情报理
论与实践,2022,45(2):182–190.
[43] 张晓林,梁娜. 知识的智慧化、智慧的场景化、智能的泛在化——探索智慧知识服务的逻辑框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3,49(3):4–18.
[44] 胡小菁,范并思. 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4):7–12.
[45] 仇蓉蓉,胡昌平. 云计算环境下国家数字学术资源信息安全协同治理框架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J].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8):55–62.
[46] 肖焕忠. 两种自助借还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较[J]. 图书馆杂志,2007(4):39–41.
[47] 刘英华. 无源RFID识别技术与图书馆文献管理[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55–57.
[48] 吴雪映. RFID 技术应用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转型[J]. 图书馆杂志,2012,31(11):51–52;62.
[49] 张永彩,王雪松,凌征强. 基于RFID 技术的文献位置大数据感知方法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 2021(10):56–61.
[50] 贺伟,曹锦丹,刁云梅. 移动终端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J]. 情报科学,2006(5):767– 771;792.
[51] 师晓青,谢军红. 基于3G 的智能手机移动图书馆创新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09(5):52–54.
[52] 刘海鸥,李凯,姜波. 移动图书馆推荐系统中的用户画像与资源画像情境化融合研究[J]. 图书馆,2021(6):66–71;93.
[53] 王芳苗. 高校图书馆借阅热点与冷门图书的开发利用[J]. 情报资料工作,2002(S1):152–153.
[54] 孙志新. 试谈高校图书馆计算机借阅管理中“借阅历史”栏目的开发与利用[J]. 图书馆论坛, 2002(1):101–102;108.
[55] 师丽娟. 港澳地区阅读推广活动介绍及启示[J]. 图书馆杂志,2007(5):61–63;41.
[56] 谢蓉. 数字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12,32(3):23–27.
[57] 吴若航,茆意宏. 生成式人工智能变革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23(6):62–69.
[58] 谈春梅,叶继元,汪令全. 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开发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6):64–66;72.
[59] 张泽英,郭光莹. 数据仓库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科学,2002(5):480–482.
[60] 范志强.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1):57–58.
[61] 吕建辉. 技术引发的革命:图书馆在新世纪的变革[J]. 图书与情报,2001(3):16–17;21.
[62] 张天俊,张银犬,刘清珍. 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优化配置[J]. 情报学报,2001(6): 690–694.
[63] 全成干. ASP.NET 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J]. 情报科学,2002(10):1100–1103.
[64] 范并思,胡小菁. 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2–7.
[65] 张嵬,莫梅琦,夏知平,等. 医学信息资源个性化服务推荐系统设计与实施[J]. 图书馆杂志, 2006(6):43–45.
[66] 季颖斐,高海峰,倪代川. RSS 信息聚合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J]. 情报科学,2007(5): 759–761;800.
[67] 徐宁.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 情报杂志,2007(11):62–64.
[68] 姚毓武. 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再认识——兼谈大学生信息素质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 78–80.
[69] 韩子军. 谈图书馆网络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J]. 图书馆论坛,2003(6):123–125;153.
[70] 常奇. Web 3.0 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探讨[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8):42–44.
[71] 袁辉,杨新涯,王宁. 移动图书馆的实践与展望——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建设, 2011(11):66–70.
[72] 陶新权,孙青,王亚,等. 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2):54–58.
[73] 杨文珠. 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与应用分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4):92–94.
[74] 史海燕. 基于知识发现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0(19):36–39;43.
[75] 胡昌平,万华. 云环境下移动数字图书馆跨系统服务平台构建与实现[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3,22(2):40–48;71.
[76] 王世伟. 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J]. 图书与情报,2017(6):6–18.
[77] 柳益君,何胜,熊太纯,等. 大数据挖掘视角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型、技术和服务[J]. 现代情报,2017,37(11):81–86.
[78] 刘炜,叶鹰. 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讨[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5):32–41.
[79] 张磊,夏翠娟. 面向数字人文的图书馆开放数据服务研究——以上海图书馆开放数据应用开发竞赛为例[J]. 图书馆杂志,2018,37 (3): 33–38;48.
[80] 郭亚军,郭一若,李帅,等. ChatGPT 赋能图书馆智慧服务:特征、场景与路径[J]. 图书馆建设,2023(2):30–39;78.
[81] 陆亚红,马灵,杨婉茹,等. 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技术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1): 44–51.
[82] 赵杨,杨彬,董姝仪,等. 多源大数据驱动的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设计与实现[J]. 图书馆学研究,2021(11):20–31.
[83] 胡凡刚. 教育虚拟社区助学者伦理规范[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56–57.
[84] 王晔斌,张磊. 虚实相生——元宇宙视角下智慧图书馆场景实现[J]. 图书馆杂志,2022,41( 7): 18–24.
[85] 蔡迎春,任树怀,杨丰. 元宇宙技术“应景”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杂志,2023,42( 1):10–15;23.
[86] 蔡迎春,周琼,严丹,等. 面向教育4.0 的未来学习中心场景化构建[J]. 图书馆杂志,2023,42( 9): 12–22.
[87] 黄勇凯. 以空间建设为基础的高校图书馆学习中心构建实践及展望[J]. 图书馆杂志,2023,42(9): 29–34.
[88] 潘燕桃,班丽娜. 从全民信息素养到数字素养的重大飞跃[J]. 图书馆杂志,2022,41( 10):4–9.
[89] 李惠娜. 图书馆员数智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J]. 图书馆,2023(9):47–52.
|